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結合量英文解釋翻譯、結合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ombining weight

分詞翻譯:

結的英語翻譯:

congeal; form; knot; settle; vinculum; weave
【醫】 knob; knot; node; nodule; noduli; nodulus; nodus; noeud

合量的英語翻譯:

【電】 resultant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的語境下,“結合量”是一個具有特定專業含義的術語,其核心含義遠超字面“結合”與“量”的簡單疊加。它主要指代兩個或多個實體(如分子、離子、配體與受體)之間發生可逆或不可逆結合時,參與結合的物質的數量或濃度度量。其詳細含義需結合具體學科領域理解:

  1. 化學與生物化學核心含義(配體結合):

    • 定義:特指在特定條件下(如溫度、pH值),一個受體分子(如蛋白質、酶、DNA)所能結合的配體分子(如藥物、激素、底物)的最大數量或濃度。它量化了結合的飽和程度。
    • 關鍵概念:
      • 結合位點 (Binding Site):受體上配體結合發生的特定區域。一個受體可能有一個或多個結合位點。
      • 結合容量 (Binding Capacity):常與“結合量”互換使用,指一個受體分子或單位量受體所能結合的最大配體量。
      • 飽和結合 (Saturation Binding):當所有可用結合位點均被配體占據時的狀态,此時測得的結合量即為最大結合量 (Bmax)。
    • 測量與意義:通過實驗(如平衡透析、超濾、放射性配體結合實驗)測定。Bmax 是表征受體數量或密度的重要參數;結合親和力(如 Kd)則表征結合的強度。兩者共同描述配體-受體相互作用的特征。來源:經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材,如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2. 分析化學含義(絡合滴定):

    • 定義:在絡合滴定中,“結合量”指金屬離子與滴定劑(通常是螯合劑,如 EDTA)完全絡合(結合)時所需的滴定劑的量。
    • 關鍵概念:
      • 化學計量點 (Stoichiometric Point):金屬離子與滴定劑按反應方程式比例完全結合的點。
      • 滴定終點 (Titration Endpoint):通過指示劑或儀器檢測到的、标志着結合完成的點。
    • 意義:用于計算樣品中金屬離子的含量。來源:分析化學标準教材,如 Skoog, Holler & Crouch 的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3. 材料科學含義(吸附):

    • 定義:指單位質量(或單位表面積)的吸附劑(如活性炭、沸石)在特定條件下所能吸附的吸附質(如氣體分子、溶質離子)的最大量。
    • 關鍵概念:
      • 吸附等溫線 (Adsorption Isotherm):描述在恒定溫度下,吸附量與吸附質平衡壓力或濃度之間關系的曲線。
      • 飽和吸附量 (Saturation Adsorption Capacity):吸附等溫線達到平台時對應的吸附量,代表吸附劑的最大結合能力。
    • 意義:評價吸附劑性能的關鍵參數,用于環境修複(如去除污染物)、氣體儲存、催化等領域。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領域的專業文獻。

漢英詞典對應翻譯與釋義: 在漢英詞典中,“結合量”通常對應以下英文術語及釋義:

“結合量”在專業漢英詞典中是一個指向特定科學概念的術語,其核心是量化分子間相互作用(結合)的程度或最大能力。最準确和常用的英文對應詞是Binding Capacity,尤其在生物化學和受體藥理學領域。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化學、生化、分析化學、材料科學等)來精确理解,常與“結合位點”、“親和力”、“飽和”、“吸附量”等概念緊密關聯。在翻譯或使用該詞時,明确其所屬學科和應用場景至關重要。

網絡擴展解釋

“量”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其含義和用法根據讀音不同而有所區别。以下是結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讀音為liáng(動詞或名詞)

  1. 動詞:測量、計算

    • 指用工具确定物體的長短、多少、高低等。例如:“量體溫”“用鬥量米”。
    • 引申為“估量、揣測”,如“思量”“打量”。
    • 古籍例證:“量,稱輕重也”(《說文解字》)。
  2. 名詞:測量工具

    • 指用于計量的器具,如量杯、量角器、鬥、升等。

二、讀音為liàng(名詞或動詞)

  1. 名詞:容量、數量、限度

    • 表示能容納或承受的範圍,如“酒量”“氣量”“膽量”。
    • 指事物的數目或規模,如“數量”“質量”“降雨量”。
    • 古代特指測量體積的器具,如“度量衡”。
  2. 動詞:估計、審度

    • 強調對情況或能力的判斷,如“量力而行”“量入為出”。
    • 古籍例證:“不量鑿而正枘兮”(《楚辭·離騷》)。

三、其他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字形演變,可參考《說文解字》《楚辭》等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