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9140; chloromethiuron
fear; respect
螟蛉畏(Mínglíngwèi)是一种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文名称为“螟蛉畏”,英文对应名称为Isoprocarb(国际通用名)或MIPC。该化合物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用于防治水稻、蔬菜等作物上的螟虫、飞虱等害虫,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昆虫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神经传导受阻而死亡。
化学特性与命名依据
螟蛉畏的化学名称为2-异丙氧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CAS号为2631-40-5。其名称中的“螟蛉”源于古汉语中对螟虫幼虫的称呼,“畏”则指其驱避与杀灭作用。该命名遵循了汉语中对农药功能描述的传统方式,同时对应了国际标准命名规则。
应用领域与作用机制
作为接触性杀虫剂,螟蛉畏对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水稻害虫具有高效触杀效果。研究表明,其持效期约5-7天,推荐使用浓度为0.1%-0.2%乳油稀释液(《中国农药应用手册》,2024版)。作用机理符合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共性特征,通过可逆性抑制乙酰胆碱酯酶,阻断昆虫神经信号传递。
安全性与规范使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农药危害分级标准,螟蛉畏属于Ⅲ类中等毒性物质(参考WHO化学品安全评估报告,2023)。中国农业农村部规定其安全间隔期为水稻14天,并建议施药时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污染水源。残留限量标准为稻谷中≤0.05 mg/kg(GB 2763-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螟蛉畏是一种杀虫剂名称,其含义需结合“螟蛉”的生物学背景与化学名称特性来理解:
词源与背景
化学属性与用途
安全性特点
作为低残留新型农药,螟蛉畏对人畜安全性较高,符合现代农业对环保型药剂的需求。
若需了解具体化学合成或田间使用规范,可进一步查阅农药手册或相关研究文献。
澳洲鸡骨常山硷布罗卡氏中枢仓储制度常驻错误恢复程序查帐日记触发拂掠次级帐户导流转盘式喷雾器夺回扣押物方法学光学各向异性固定利息骨髓炎虹膜膨起霍华德法颈椎脑突出利润余额流浪汉卵黄内的卤化烷基镁蠓密度中线定律平均记录奇神经节桑椹胚上凹商业展览会手倒立托管人职责微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