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ealing face leakage
在機械工程領域,"密封面洩漏"指密封系統中兩個配合表面(如機械密封的動環與靜環接觸面)未能有效阻隔介質(液體/氣體)而發生的非預期流失現象。其核心含義為:
密封面洩漏 (Sealing Face Leakage)
指由于密封接觸面存在缺陷(如磨損、變形、雜質侵入)或密封力不足,導緻被密封介質穿過設計密封界面的物理失效現象。該術語強調洩漏路徑直接發生在承擔主要密封功能的配合表面上,區别于填料密封或O形圈等軸向密封失效。
漢英術語解析
密封面 (Sealing Face)
指兩個精密配合的硬質表面(常用碳化矽、陶瓷、硬質合金),通過端面接觸形成主密封屏障。英文對應術語為 Sealing Face 或 Lapped Face,強調表面的平整度與光潔度(參考ASME B73.1泵用機械密封标準)。
洩漏 (Leakage)
在密封工程中特指介質通過密封界面的逃逸,英文表述為 Leakage 或 Seal Failure。根據API 682标準,洩漏率通常以毫升/小時(液體)或ppm(氣體)計量,超過阈值即判定失效。
失效機理與影響
密封面洩漏常見于高溫、高壓或含固體顆粒工況,表現為:
此類洩漏可導緻設備效率下降、環境污染及安全隱患(如化工泵有毒介質洩漏)。
權威來源依據:
機械密封術語定義參考中國國家标準GB/T 14211-2019《機械密封試驗方法》 第3.1.6條密封洩漏量術語;失效模式分析引自美國石油學會标準API 682-2014《泵用機械密封系統》 第4.2.3節密封失效分類。
密封面洩漏是指設備(如閥門、法蘭等)中相互接觸的密封副(如閥體與閥瓣)因密封面存在缺陷或異常,導緻介質(液體、氣體等)通過接觸面非正常流出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密封面的作用
密封面是設備中阻止介質洩漏的關鍵部位,通常由一對精密配合的接觸面(密封副)組成。其功能是通過緊密貼合形成物理屏障,阻斷介質流動。
洩漏的本質
當密封面因加工缺陷、外力破壞或環境變化等原因無法完全貼合時,會形成微小間隙,介質在壓力差或濃度差驅動下穿過間隙,造成洩漏。
結合多個來源,密封面洩漏的常見原因包括:
設計或制造缺陷
操作與維護問題
環境與工況影響
密封面洩漏是工程中需重點控制的失效形式,其成因複雜,需從設計、材料、操作、維護等多維度綜合防控。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工況,通過定期檢測和科學管理降低洩漏風險。
澳大利會計師協會奧昔利平被認證的變異化學不動彩虹抽搐性麻痹碘氧苯甲酸铵丁苯哌丁醇多次回火二義性表達式管式反應器鲑魚和平時期經濟踝反射忽視擠撞冷卻效應平均偏差系數輕僵住症起始繪圖于人類學商業社會施工圖授意思想傳授徒勞的外淋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