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中,"不動"是一個多義詞項,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進行區分。以下是基于權威語言工具書和學術資源的詳細解釋:
指物體或人體未發生物理位移的狀态,對應英文"motionless" 或"stationary"。
例證:"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一動不動。"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12頁。
表示态度或立場不可動搖,對應英文"steadfast" 或"unwavering"。
例證:"他面對誘惑毫不動心。"
來源:《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entry 1984.
在佛教典籍中特指修行者達到心念不散亂的禅定狀态,對應梵文"acala"(意為"不可動搖")。
例證:"如如不動,了了分明。"
來源:《佛學大辭典》電子版,中華佛典協會,2019年更新。
指土地、房屋等無法移動的資産,對應法律英語"immovable property"。
例證:"不動産登記條例規範了物權歸屬。"
來源:《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2020年,第721頁。
以上釋義整合自語言學、哲學、法學領域的權威工具書,具體應用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建議查閱紙質版專業詞典獲取完整釋義體系。
“不動”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靜止狀态
指物體或人處于不移動、不活動的狀态。例如:“他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這種用法常見于描述物理狀态,如《日出》中“人影釘在那裡,一動不動”()。
固定不變
與“流動”相對,表示位置或狀态被固定。例如:“固定火車頭後離開”(),或“将産品規格固定下來”()。
堅定不可動搖
源自日語借詞“不動”,表示信念、地位等穩固且不受外界影響。例如:“學界に不動の地位を築きあげた”(在學術界建立穩固地位)()。
指令性動作
在口語中可能隱含“要求移動或回應”的語境。例如:“不動一動”指讓對方調整姿勢或開口說話()。
場景類型 | 含義側重 | 示例 |
---|---|---|
物理狀态 | 靜止、無動作 | 站立不動,凝視前方 |
抽象概念 | 堅定、穩固 | 不動搖的信念,外交方針 |
指令或反問 | 催促行動或回應 | “你倒是動一動啊!” |
“不動”既可描述具體靜止狀态,也可引申為抽象層面的堅定性,需結合語境理解。
巴豆氨編表機邊緣元素承擔保賠責任的承保人成酸劑觸覺計次節點大量生産方法電子倍增器段對稱應力循環分區控制描述符格裡津格氏征還原圖護圈接合點幾内亞肉豆蔻晶體物質口蓋跨接圖昆蟲傳播的裡-沃二氏系數履行合約蒙灰烤爐判決分居令羟基茄堿潛在市場契約規定的規格色甘酸雙基二極管投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