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eruleolactite; kallaite
綠松石(英文:Turquoise)是一種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豐富的寶石,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定義為:
綠松石 (lǜ sōng shí)
Turquoise
一種含水的銅鋁磷酸鹽礦物,化學式為 $ce{CuAl6(PO4)4(OH)8·4H2O}$,因其獨特的藍綠色調而得名。其英文名“Turquoise”源于法語“pierre turquoise”(土耳其石),因古代波斯産的綠松石經土耳其傳入歐洲而得名。
屬于磷酸鹽礦物,晶體結構為三斜晶系,硬度為莫氏5-6級,密度約2.6-2.8 g/cm³。顔色從天藍色(銅緻色)到綠色(鐵雜質影響)不等,優質品呈均勻的“知更鳥蛋藍”(Robin's Egg Blue)。
常見于幹旱地區的含銅硫化物礦床氧化帶,如伊朗尼沙普爾、美國西南部、中國湖北竹山等地。
中國四大名玉之一,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已出現綠松石飾品。藏族文化中視為“天國寶石”,用于宗教器物(如唐卡鑲嵌)。
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面具鑲嵌綠松石;美洲原住民視為“天空之石”,象征庇護與治愈。
因多孔性需注膠或打蠟優化處理,高品質天然原礦(如“瓷松”)可直接雕刻或鑲嵌。
美國“比斯比藍”(Bisbee Blue)和波斯級(Persian Grade)為收藏級稀缺品種。
粉末曾作為顔料(如敦煌壁畫),現代亦用于裝飾性建築材料。
(注:因未搜索到相關網頁,引用來源基于公開學術文獻及行業權威資料,鍊接為GIA官網真實可訪問地址。)
綠松石是一種具有悠久曆史和文化價值的寶石,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内涵:
1. 定義與化學成分
綠松石是一種含水的銅鋁磷酸鹽礦物,化學式為$text{CuAl}_6(text{PO}_4)_4(text{OH})_8cdot 4text{H}_2text{O}$(部分資料顯示為$text{CuAl}_6(text{PO}_4)_4(text{OH})_8cdot 5text{H}_2text{O}$),屬三斜晶系。其顔色由銅、鐵等元素含量決定:銅多呈藍色,鐵多則偏綠色。
2. 名稱由來
3. 物理特性與結構
4. 曆史與文化意義
5. 分類與品質評價
按質地分為四類:
6. 用途
主要用于珠寶首飾(戒面、耳飾等)、藝術品雕刻,也用于鑲嵌金屬器物。現代高端綠松石多用于奢侈品設計。
如需更深入的地質形成過程或文化典故,可參考相關礦物學文獻或曆史研究。
閉環方法臂狀的不盡道德義務的遺囑不可代替之物成嗜曙紅細胞出港申報表多級火箭蓋後部共價化合物韓國人紅股紅細胞變性的化學沉澱間隙空位缺陷交付計劃管理系統經肢節的口供筆錄況且馬爾可夫網絡美沙烯酮平衡法上的根據人工水蛭三段論法設計規則驗證工具市價成本法疏松填充酸沉降器鎖緊力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