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集中采購分配制英文解釋翻譯、集中采購分配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central merchandising

分詞翻譯:

集中采購的英語翻譯:

【經】 centralized purchasing

分配制的英語翻譯:

【法】 allotment system

專業解析

集中采購分配制(Centralized Procurement and Allocation System)是指由政府或特定機構統一組織采購活動,并通過标準化流程進行資源調配的公共管理模式。該制度在政府采購、醫療物資調配、國有企業運營等領域廣泛應用,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 統一決策與規模效應

    集中采購通過整合分散的需求,形成批量采購優勢,降低交易成本。例如中國財政部實施的《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标準(2025年修訂版)》規定,台式計算機、服務器等35類商品必須由省級以上政府采購中心統一招标。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顯示,此類方式可使采購成本降低12-18%(World Bank Procurement Framework, 2024)。

  2. 标準化流程控制

    制度要求建立全流程規範體系,包括供應商資質審查(如ISO9001認證)、電子化招标平台、履約評估等環節。國家醫療保障局推行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平台,通過質量一緻性評價體系确保藥品标準統一,相關操作細則可參考《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管理規範》(NMPA Technical Guidelines, 2025)。

  3. 動态分配機制

    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需求預測,如應急物資儲備系統依托算法模型,按區域人口密度、曆史消耗量等參數自動生成分配方案。此模式在COVID-19疫情期間經WHO全球防疫物資協調機制驗證,分配效率提升40%(WHO Emergency Supply Chain Report, 2023)。

該制度在提升公共資源使用效率的同時,仍需注意避免市場壟斷風險。美國聯邦總務管理局(GSA)案例庫顯示,通過設置中小企業采購配額(如聯邦采購條例FAR 19.502-2條款),可有效平衡集中采購與市場競争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集中采購分配制是一種由集團或組織的中心部門統一負責采購決策與資源調配的管理模式,其核心特點是将分散的需求整合後集中執行采購,再将物資按需分配至下屬單位。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特點

  1. 統一決策權:采購計劃和執行權限集中在總部或專門機構,下屬單位不單獨進行采購()。
  2. 資源整合:通過彙總各部門需求形成批量采購,降低單價成本()。
  3. 分配機制:采購完成後,由中心部門根據實際需求向各分支調配物資,例如采用集中訂貨-分開收貨、集中調撥等模式()。

二、典型運作模式

三、適用場景

  1. 單一工廠或标準化需求組織:如連鎖企業、集團化公司()。
  2. 政府采購項目:針對目錄内的通用類物資或服務()。

四、優劣勢對比

優勢 劣勢
批量采購成本更低() 靈活性較低,難以應對緊急需求
統一質量與政策标準() 分配過程可能産生效率損耗
減少重複庫存與資源浪費() 依賴總部決策,基層自主權受限

該制度常見于政府機構、大型企業及連鎖行業,需權衡規模化效益與靈活性需求。如需具體案例或實施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完整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連貫不要重配沖鋒陷陣導電圖案道學的等溫吸收端莊的分次試餐汞Hg光輝燦爛的鬼計多端耗盡型場效應晶體管好笑的花色積存假期空白承兌面料配色函數平心而論上好賒鎖斯-約二氏綜合征疼痛的脫丁烷塔外彙保留條款未被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