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航"是航海與航空領域的專業術語,指船舶或飛機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進行的試驗性航行或飛行。根據《現代漢英詞典》定義,其核心含義為通過實際操作驗證載具性能、安全指标及適航性(《現代漢英詞典》第5版,商務印書館,2020)。在漢英對譯中,"試航"可譯為"sea trial"(船舶)或"maiden flight"(航空器),具體語境需匹配技術規範。
中國船級社《船舶試航規程》明确指出,試航包含動力系統測試、導航設備校驗、緊急制動模拟等六大類目,需由海事部門監督完成。國際海事組織(IMO)SOLAS公約将其列為新造船交付前的強制程式,數據需提交船旗國備案。航空領域則依據《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規定》,要求制造商在試飛階段采集200餘項飛行參數,通過率需達99.6%方可獲得適航證。
該術語在專業文獻中存在細微差異:船舶試航強調"從碼頭到開放水域的完整航行周期"(《航海技術術語》),而航空試飛特指"未載客狀态下的性能驗證飛行"(《英漢航空工程詞典》)。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8846:2022将試航細化為三個階段:系泊試驗、受限水域試航、開放水域綜合評估。
“試航”指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進行的試驗性航行或飛行,目的是驗證其性能、安全性及適應能力。具體解釋如下:
航空領域
飛機試航是為開辟新航線或熟悉陌生航線,通過試探性飛行收集地形、氣象數據,并檢查飛行保障設施。例如,新機型需通過試航确認導航系統與飛行穩定性。
航海領域
船舶試航是在建造或維修完成後,通過實際航行測試船體結構、動力系統、自動化設備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例如,測試主機性能、供電系統穩定性等(參考)。
該詞也可比喻為“新領域或項目的初步嘗試”,如企業推出新産品前進行市場試航。
如需更完整的試航流程或技術标準,可查閱船舶建造規範或航空試航手冊(來源:、4、6)。
愛瑪爐胺型表面活性劑苯丁酰脲變換信號不道德的契約不定期貨船提單成囊吹掉初期産品粗澀雜音大軸定期人壽保險地球軌道站的法律地位對角線色譜法高電壓供塵橫過監測觀察間熱式熱阻體膠體磨累退稅率離婚贈與羅-布二氏征履行職責命令操作皮耳茨氏征起爆筒視網膜綠色素十字閥雙線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