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egressive tax rate
【經】 retrogression tax
frank; hasty; lead; modulus; quotiety; rash; rate; ratio; usually
【醫】 rate
【經】 rater.
累退稅率(Regressive Tax Rate) 是一種稅收制度,其稅率隨着納稅人應稅基數(如收入或消費金額)的增加而遞減。這意味着低收入者實際承擔的稅負比例反而高于高收入者,與常見的累進稅率(如個人所得稅)形成鮮明對比。以下是詳細解釋:
漢英對照定義
累退性體現
假設A月收入5,000元,B月收入50,000元,兩人均消費同一商品并支付100元增值稅:
可見低收入者(A)的稅負占比遠高于高收入者(B)。
累退稅率常見于以下稅種:
消費稅/增值稅(如中國的增值稅)
對商品和服務按固定比例征稅(如13%、9%),無論消費者收入高低。由于低收入者消費占收入比例更高,其實際稅負更重。
來源:中國財政部《稅收術語手冊》
社會保險繳費(部分國家)
若社保繳費設定上限(如僅對收入的前10,000元征收),超出部分不征稅,高收入者實際費率更低。
來源: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報告《累退性稅收研究》
定額稅(如車船稅)
按固定金額征收(如每年480元),低收入者的負擔比例顯著更高。
來源:OECD《消費課稅的累退性與補償機制》
參考資料
累退稅率是稅收制度中的一種特殊稅率形式,其核心特點為稅率隨課稅對象數額或相對比例的增加而逐級降低,與累進稅率相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累退稅率指當課稅對象(如收入、財産等)數額越大時,適用的稅率反而越低;數額越小時,稅率越高。例如,若某稅制規定:收入1萬元稅率為10%,收入10萬元稅率為5%,則屬于累退稅率設計。
對比項 | 累退稅率 | 累進稅率 |
---|---|---|
稅率變化方向 | 隨收入增加而降低 | 隨收入增加而升高 |
公平性評價 | 加劇貧富差距 | 促進收入再分配 |
常見應用場景 | 特殊調節、過渡政策 | 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 |
累退稅率因削弱稅收調節功能,通常被視為低效或不公平的工具。但在特定經濟目标下(如刺激企業留存利潤),可能作為短期政策存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公式計算,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正保會計網校、華圖教育等)。
報警訊號八位字節被阻内旋轉丙型鍊球菌補給口處境艱難大慈大悲等待語句得失相當地勞迪德遁世者反角握柄磨光器弗裡德希氏共濟失調腐氣梭狀芽胞杆菌工期空函數利斯頓氏刀祁州漏蘆人工同步乳液生成生料實物商品水的數組參數隨行人員謄寫瞳瞳孔托銷估價帳戶外踝區外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