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不鏽合金英文解釋翻譯、不鏽合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unoxidizable alloy

分詞翻譯:

不鏽的英語翻譯:

【機】 rustproof

合金的英語翻譯:

alloy; metal
【化】 alloy
【醫】 alloy
【經】 alloy

專業解析

不鏽合金(Stainless Alloy),在漢英詞典語境下,通常指一類具有優異抗腐蝕性能的鐵基合金,其核心特性在于在空氣、水、酸、堿、鹽等介質中不易生鏽或腐蝕。其英文對應術語為 "Stainless Alloy" 或更常特指為 "Stainless Steel"(不鏽鋼,不鏽鋼是應用最廣泛的不鏽合金)。

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闡釋:

  1. 核心特性:抗腐蝕性

    • 不鏽合金最顯著的特征是其卓越的耐腐蝕性能。這主要歸功于合金中添加的關鍵元素——鉻(Cr)。當鉻含量達到一定臨界值(通常認為至少為10.5%)時,合金表面會形成一層極薄、緻密且穩定的富鉻氧化物鈍化膜(Cr₂O₃)。這層膜能有效隔絕合金基體與腐蝕介質的接觸,阻止進一步的氧化反應,從而實現“不鏽”。
    • 這種鈍化膜具有自我修複能力。如果表面被劃傷或破壞,隻要暴露在氧氣環境中,新的鈍化膜會迅速重新形成,恢複保護作用。
  2. 主要合金元素

    • 鉻 (Chromium - Cr):如前所述,是賦予不鏽合金抗腐蝕性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含量通常在10.5%至30%甚至更高,具體取決于合金類型和性能要求。
    • 鎳 (Nickel - Ni):是另一關鍵元素,尤其在奧氏體不鏽鋼中含量較高(通常>8%)。鎳的主要作用是穩定奧氏體組織,顯著提高合金的韌性、延展性、可焊性和低溫韌性,并進一步增強其在某些介質(如還原性酸)中的耐腐蝕性。
    • 其他元素:根據不同的性能需求,不鏽合金中還可能添加:
      • 钼 (Molybdenum - Mo):顯著提高合金在氯化物環境(如海水)和還原性酸(如硫酸、磷酸)中的耐點蝕、耐縫隙腐蝕能力。
      • 氮 (Nitrogen - N):可提高強度、耐腐蝕性(特别是耐點蝕),并穩定奧氏體組織。
      • 钛 (Titanium - Ti) / 铌 (Niobium - Nb):主要用于穩定化處理,防止焊接後晶間腐蝕(通過與碳結合形成碳化物)。
      • 碳 (Carbon - C):雖然能提高強度,但過高的碳含量會損害耐腐蝕性(易形成碳化鉻,導緻晶間腐蝕),因此在耐腐蝕性要求高的合金中通常控制較低含量。
      • 錳 (Manganese - Mn):可部分替代鎳以穩定奧氏體組織(在200系列不鏽鋼中)。
      • 銅 (Copper - Cu):可提高在某些酸(如硫酸)中的耐腐蝕性,并改善冷加工性能。
  3. 主要分類(基于金相組織)

    • 奧氏體不鏽鋼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最常見的類型(如304, 316)。含較高的鉻和鎳(或錳+氮),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耐蝕性、成型性、可焊性、韌性),無磁性(冷加工後可能有弱磁性)。應用最廣泛。
    • 鐵素體不鏽鋼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含鉻(通常11-30%),不含或含少量鎳。具有磁性,耐氯化物應力腐蝕開裂性能優于奧氏體鋼,但成型性和焊接性相對較差(如430)。
    • 馬氏體不鏽鋼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含較高的碳和鉻(12-18%),可通過熱處理強化,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但耐腐蝕性相對較低,焊接性差(如410, 420)。
    • 雙相不鏽鋼 (Duplex Stainless Steel):微觀組織由奧氏體和鐵素體兩相組成(如2205)。兼具奧氏體鋼和鐵素體鋼的優點:強度高(約為奧氏體鋼的兩倍),耐氯化物應力腐蝕開裂性能優異,耐點蝕和縫隙腐蝕性能好。
    • 沉澱硬化不鏽鋼 (Precipitation-Hardening Stainless Steel):通過添加銅、鋁、钛等元素,并經過特定熱處理,在基體中析出硬化相,從而獲得超高強度,同時保持相當的耐腐蝕性(如17-4PH)。
  4. 應用領域 憑借其優異的耐腐蝕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美觀的表面,不鏽合金廣泛應用于:

    • 建築裝飾(幕牆、扶手、門窗)
    • 廚房器具(餐具、廚具、水槽)
    • 醫療器械(手術器械、植入物)
    • 化工設備(儲罐、管道、閥門)
    • 食品加工設備
    • 汽車排氣系統、零部件
    • 能源(核電、火電、石油天然氣)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航空航天
    • 日用五金等。

不鏽合金(Stainless Alloy/Steel)是一類以鐵為基、以鉻為主要合金元素(含量≥10.5%)、通過形成鈍化膜而獲得優異抗腐蝕性能的合金材料。根據主要合金元素(如鎳、钼等)含量和金相組織的不同,可細分為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雙相和沉澱硬化等類型,各自具有獨特的性能特點和應用領域。其核心價值在于在各種環境中長期保持結構完整性和美觀性。

來源參考:

  1. 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ls (ASM) Handbook, Volume 1: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 Irons, Steels, and High-Performance Alloys. (ASM International).
  2. 《金屬材料學》 戴起勳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3. International Molybdenum Association (IMOA) publications on stainless steels.
  4. Nickel Institute publications on stainless steels.
  5. ASTM Standards (e.g., ASTM A240, A276, A959) for stainless steel specifications.
  6. Outokumpu Stainless Steel Handbook. (Outokumpu Oyj).

網絡擴展解釋

不鏽合金(即不鏽鋼)是一種以鐵為主要成分,通過添加特定合金元素(如鉻、鎳等)制成的耐腐蝕金屬材料。其核心特性是抵抗酸、堿、鹽等介質的腐蝕。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組成與防鏽機理
    不鏽合金通常含鉻量≥12%,鉻在表面形成緻密氧化鉻(Cr₂O₃)保護膜,阻止内部金屬與氧氣、水分進一步反應。部分型號還會加入鎳(如18%鉻+8%鎳的“18-8不鏽鋼”)、钼或钛,以增強耐高溫性和抗點蝕能力。

  2. 分類與常見類型
    根據組織結構和成分可分為:

    • 馬氏體不鏽鋼:含鉻12-18%,硬度高但耐蝕性較弱,常用于刀具。
    • 奧氏體不鏽鋼:含鉻18%、鎳8%(如304不鏽鋼),兼具耐腐蝕性與加工性,廣泛用于廚具、醫療器械。
  3. 應用領域
    因耐腐蝕和美觀特性,常用于:

    • 日用品(水槽、餐具)
    • 工業設備(化工管道、反應釜)
    • 建築裝飾(幕牆、扶手)。

注:不鏽合金的性能隨具體成分比例變化較大,實際選用需結合環境介質和使用條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蒂拉熱室崩解遍曆二叉樹不在意的不在貯存中出兵初級卵黃細胞對稱環多久二進信號非絕對判決分析記錄合成選擇器檢疫船拘捕令快刀斬亂麻寬大的擴大抽樣民用煤氣輕笑收取運費絲蟲科酸亞胺淘氣姑娘貼現率銅汞合金圖框同步脈沖土曲黴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