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不锈合金英文解释翻译、不锈合金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unoxidizable alloy

分词翻译:

不锈的英语翻译:

【机】 rustproof

合金的英语翻译:

alloy; metal
【化】 alloy
【医】 alloy
【经】 alloy

专业解析

不锈合金(Stainless Alloy),在汉英词典语境下,通常指一类具有优异抗腐蚀性能的铁基合金,其核心特性在于在空气、水、酸、碱、盐等介质中不易生锈或腐蚀。其英文对应术语为 "Stainless Alloy" 或更常特指为 "Stainless Steel"(不锈钢,不锈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不锈合金)。

其详细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1. 核心特性:抗腐蚀性

    • 不锈合金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这主要归功于合金中添加的关键元素——铬(Cr)。当铬含量达到一定临界值(通常认为至少为10.5%)时,合金表面会形成一层极薄、致密且稳定的富铬氧化物钝化膜(Cr₂O₃)。这层膜能有效隔绝合金基体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阻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从而实现“不锈”。
    • 这种钝化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如果表面被划伤或破坏,只要暴露在氧气环境中,新的钝化膜会迅速重新形成,恢复保护作用。
  2. 主要合金元素

    • 铬 (Chromium - Cr):如前所述,是赋予不锈合金抗腐蚀性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含量通常在10.5%至30%甚至更高,具体取决于合金类型和性能要求。
    • 镍 (Nickel - Ni):是另一关键元素,尤其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含量较高(通常>8%)。镍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奥氏体组织,显著提高合金的韧性、延展性、可焊性和低温韧性,并进一步增强其在某些介质(如还原性酸)中的耐腐蚀性。
    • 其他元素:根据不同的性能需求,不锈合金中还可能添加:
      • 钼 (Molybdenum - Mo):显著提高合金在氯化物环境(如海水)和还原性酸(如硫酸、磷酸)中的耐点蚀、耐缝隙腐蚀能力。
      • 氮 (Nitrogen - N):可提高强度、耐腐蚀性(特别是耐点蚀),并稳定奥氏体组织。
      • 钛 (Titanium - Ti) / 铌 (Niobium - Nb):主要用于稳定化处理,防止焊接后晶间腐蚀(通过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
      • 碳 (Carbon - C):虽然能提高强度,但过高的碳含量会损害耐腐蚀性(易形成碳化铬,导致晶间腐蚀),因此在耐腐蚀性要求高的合金中通常控制较低含量。
      • 锰 (Manganese - Mn):可部分替代镍以稳定奥氏体组织(在200系列不锈钢中)。
      • 铜 (Copper - Cu):可提高在某些酸(如硫酸)中的耐腐蚀性,并改善冷加工性能。
  3. 主要分类(基于金相组织)

    • 奥氏体不锈钢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最常见的类型(如304, 316)。含较高的铬和镍(或锰+氮),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耐蚀性、成型性、可焊性、韧性),无磁性(冷加工后可能有弱磁性)。应用最广泛。
    • 铁素体不锈钢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含铬(通常11-30%),不含或含少量镍。具有磁性,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优于奥氏体钢,但成型性和焊接性相对较差(如430)。
    • 马氏体不锈钢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含较高的碳和铬(12-18%),可通过热处理强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耐腐蚀性相对较低,焊接性差(如410, 420)。
    • 双相不锈钢 (Duplex Stainless Steel):微观组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成(如2205)。兼具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的优点:强度高(约为奥氏体钢的两倍),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优异,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好。
    • 沉淀硬化不锈钢 (Precipitation-Hardening Stainless Steel):通过添加铜、铝、钛等元素,并经过特定热处理,在基体中析出硬化相,从而获得超高强度,同时保持相当的耐腐蚀性(如17-4PH)。
  4. 应用领域 凭借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美观的表面,不锈合金广泛应用于:

    • 建筑装饰(幕墙、扶手、门窗)
    • 厨房器具(餐具、厨具、水槽)
    • 医疗器械(手术器械、植入物)
    • 化工设备(储罐、管道、阀门)
    • 食品加工设备
    • 汽车排气系统、零部件
    • 能源(核电、火电、石油天然气)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航空航天
    • 日用五金等。

不锈合金(Stainless Alloy/Steel)是一类以铁为基、以铬为主要合金元素(含量≥10.5%)、通过形成钝化膜而获得优异抗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根据主要合金元素(如镍、钼等)含量和金相组织的不同,可细分为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双相和沉淀硬化等类型,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其核心价值在于在各种环境中长期保持结构完整性和美观性。

来源参考:

  1. 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ls (ASM) Handbook, Volume 1: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 Irons, Steels, and High-Performance Alloys. (ASM International).
  2. 《金属材料学》 戴起勋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International Molybdenum Association (IMOA) publications on stainless steels.
  4. Nickel Institute publications on stainless steels.
  5. ASTM Standards (e.g., ASTM A240, A276, A959) for stainless steel specifications.
  6. Outokumpu Stainless Steel Handbook. (Outokumpu Oyj).

网络扩展解释

不锈合金(即不锈钢)是一种以铁为主要成分,通过添加特定合金元素(如铬、镍等)制成的耐腐蚀金属材料。其核心特性是抵抗酸、碱、盐等介质的腐蚀。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组成与防锈机理
    不锈合金通常含铬量≥12%,铬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铬(Cr₂O₃)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与氧气、水分进一步反应。部分型号还会加入镍(如18%铬+8%镍的“18-8不锈钢”)、钼或钛,以增强耐高温性和抗点蚀能力。

  2. 分类与常见类型
    根据组织结构和成分可分为:

    • 马氏体不锈钢:含铬12-18%,硬度高但耐蚀性较弱,常用于刀具。
    •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18%、镍8%(如304不锈钢),兼具耐腐蚀性与加工性,广泛用于厨具、医疗器械。
  3. 应用领域
    因耐腐蚀和美观特性,常用于:

    • 日用品(水槽、餐具)
    • 工业设备(化工管道、反应釜)
    • 建筑装饰(幕墙、扶手)。

注:不锈合金的性能随具体成分比例变化较大,实际选用需结合环境介质和使用条件。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补偿性报酬搀合料成堆容积次氯酸叔丁酯单向脉冲电热记录器点数放大系数复习课程故障信号灯和尚后验的滑件曲柄机构交流蓄热炉结构属性记录波道静态规则可用之功掠取轮胎切割机模不等式恰加斯氏蚊属冗长的答辩社区活动中心输尿管肠吻合术酸性滤渣唐突地推辞危险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