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岳的意思、海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岳的解释

亦作“ 海岳 ”。1.大海和高山。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吕尚 长於用兵,短於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旧唐书·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

(2).见“ 海岳高深 ”。

(3).谓四海与五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见“ 海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海岳”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1. 字面本义:大海与山岳

    这是“海岳”最基础的指代,泛指广阔的自然地理景观。其中“海”指海洋,“岳”特指高大的山岳(如五岳),二者并称象征天地间宏大、稳固或壮丽的自然存在。这一释义在《汉语大词典》中有明确记载,指“大海和高山”。

  2. 引申义:疆域、国土

    由于“海”和“岳”在古代常被视为疆域的边界(四海、五岳),因此“海岳”常用来代指整个国家或广袤的疆土。例如在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语境中,“海岳”可理解为山河、国土的象征。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人以自然地貌指代国家疆界的认知方式。

  3. 象征义:崇高、永恒或胸怀气度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海岳”常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

    • 崇高与永恒: 海的深邃浩瀚与山岳的巍峨雄伟,常用来象征崇高的人格、不朽的功业或永恒的自然法则。如米芾自称“海岳外史”,其书画追求的气魄与境界即与此相关。
    • 胸怀与气度: 海的包容与山的稳重,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博大胸怀、宏伟气魄或坚定意志。如形容某人“胸罗海岳”。
  4. 文学与艺术中的运用

    “海岳”是古典诗词和书画中常见的意象:

    • 诗词: 如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虽未直接出现“海岳”,但其描绘的壮阔景象常被后世以“海岳”精神概括。直接用例可见于其他诗词中对国家山河或自然伟力的咏叹。
    • 书画: 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号“海岳外史”,其艺术风格追求天真自然、气势磅礴,与其号寓意相合。他的书画理论著作亦名为《海岳名言》,足见“海岳”对其艺术追求的核心意义。

总结来说,“海岳”在汉语中不仅指代具体的自然景观(大海与高山),更延伸出象征国家疆土、体现崇高永恒精神以及比喻博大胸怀气度的丰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自然意象和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海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自然景观
    指“大海和高山”,常用于形容壮阔的自然景象。例如《旧唐书》中“微增海岳”即用此意。
    部分文献也将其扩展为“四海与五岳”,如《新唐书》提到“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这里的“海岳”代指天下山川。

  2. 引申象征
    在文学中常比喻宏大、深厚或崇高的事物。例如“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一句,以海岳象征厚重与包容。


二、文化内涵


三、应用示例


四、相关扩展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例句,可参考《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备百姓飙骖俵卖表现型避殃唱诨朝陵醇酒错案大脑皮层大宅大智若愚遁避覩事恶衣薄食发爨访募干浴宫臣归怨鬼州黑人衡虑困心訇哮红叶黄稼荒疎恢诡疆郊检征径遂进治觭重鬣鬣丽缛理世刘桢盲飙毛茸茸明火执杖明转末皂潜浮情宠蜻蜓树全日制缺漏荣冀山斋市贾市井小人失魄束躬四运未元乌暗无名小卒五台陿陋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