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还首的意思、还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还首的解释

犹自首。《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三年》:“ 跋 、 素弗 与其从弟 万泥 谋曰:‘吾辈还首无路,不若因民之怨,共举大事,可以建公侯之业;事之不捷,死未晚也。’” 胡三省 注:“还首,自归请罪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还首(huán shǒu)是古汉语中的特定词汇,现仅存于历史文献与词典中,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为“自首”,指犯罪者主动向官府投案认罪。以下从权威词典与文献角度分项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词典释义

  1. 字义拆解

    • 还:本义为“返回”,引申为“归返”“归还”。
    • 首:本指头部,引申为“自首”“伏罪”。

      二字组合强调“返归认罪”的行为,即主动归案交代罪行。

  2. 权威词典定义

    据《汉语大词典》收录:

    还首:自首。指罪犯自行投案。

    例证引《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三年》:“吾辈还首无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281页)


二、古代文献用例与语境

  1. 《资治通鉴》中的经典用例

    东晋时期,将领慕容懿因兵败欲降敌,部下疾呼:“吾辈还首无路”,意为“我等连自首的机会都没有”,凸显绝境中的无奈。此处“还首”直接指向“主动认罪求生”的语义。

  2. 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唐宋律法规定,罪犯若主动“还首”,可获减刑。如《唐律疏议·名例》载:“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 “还首”即属此类自首行为。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消亡

该词随古代法律制度变迁而消亡,今仅存于: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http://www.hydcd.com

: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卷114

: 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447页

: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632页

网络扩展解释

“还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自首

  1. 核心定义
    指主动归案、自行请罪的行为,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古代法律语境。例如《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还首无路”(自首无门),胡三省注为“自归请罪也”。

  2. 用法示例
    如《晋书》中描述慕容跋与素弗的对话:“吾辈还首无路,不若因民之怨,共举大事”,此处“还首”即表达因无法自首而被迫反抗的困境。


二、引申含义:重复被俘(较少见)

  1. 特定历史背景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指“被俘虏的首领释放后再次被俘”,源自古代战争中敌方首领反复被擒的现象。
    注:此释义在其他权威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为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慕大群岛鲍家句背穴砭庸鍼俗鼻坳表曝弊絶风清碧瓯补伏残竹穿扮闯闯辞呈窜窃大耗大苦帝事粉面含春蝮虵干谋好战回扃辉张佳什急脉缓灸镜屏旧哲绢头骏乘康衢廓达大度拉撮历日流觞曲水龙阮轮转椅率皆命戒悯救南心溺冠拧转排沮翩翩风度辟寒轻藐曲女城生主石子书术傞俄唐槐秋谈谑同地外销呜咿无原析荡亵越西落鬼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