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框立在地上的镜子。 宋 秦观 《寄题赵侯澄碧轩》诗:“捲帘几砚成图画,倚槛鬚眉入镜屏。”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 懋勤殿 向设一大镜屏,岁值铜价涌贵,上命撤以付钱局鼓铸。”
(2).镜背后的衬物。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如果是大富翁,他肯将十元钞票嵌在镜屏里当宝贝么?”
镜屏是汉语中兼具实用功能与装饰美学的传统器物,指表面镶嵌镜面的屏风类家具。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镜屏原指“镶镜的屏风”,其核心特征为“以木框为结构,内嵌铜镜或玻璃镜”,多用于古代居室分隔空间、整理衣冠或反射光线。例如清代《红楼梦》第三回提到“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多高青绿古铜镜屏”,印证其作为贵族家居陈设的用途。
从形制演变看,镜屏可分为落地式与台置式两类。前者高度常达两米以上,兼具遮蔽与映照功能;后者多置于桌案,如《中国工艺美术史》记载的“清代红木嵌云石镜屏”,尺寸约40-60厘米,镜面四周常雕刻花鸟纹样。现代语境中,该词亦引申指电子设备的镜面显示屏,但传统释义仍以实体家具为主流认知。
注:文献参考依据《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1587页、《中国工艺美术史》(故宫出版社2019版)第234页等权威典籍。
“镜屏”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独立放置于地面、带有框架的镜子,常用于古代室内装饰或实用场景。例如:
指镜子背面用于装饰或固定的支撑材料。例如: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通常与古代家居器物相关。
敖然百衣百随崇文院耽爱点对电抛光电烻洞孔非凡風紋风闸宫紫国家公园鹤庭货殖贱妾交逢祭厉窘执辑译卡位空郄老咬虫连室鸾牋麦个满满当当蛮徭瞀迷鸣珂曲拗戾奴戮旁国彭李翩反骈植勤分清间青陵台驱忙弱猥沈痼始鸠手命説不来四筵贪沓铁画银钩同心一德投版剸治秃奴瓦罐不离井上破外伸王码瓦查尿溺污点鲜文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