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残竹的意思、残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残竹的解释

指残存的古代典籍。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窥刊崩石,捃逸残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必閲石室,启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南朝 梁 刘孝标 《答刘之遴借<类苑>书》:“采亹亹於緗紈,閲微言於残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残竹”一词的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析,需结合文献和语境综合理解:

一、基本含义(古义)

指残存的古代典籍。该释义源自南朝文献:

  1. 鲍照《河清颂》提到“捃逸残竹”,指收集散佚的古代竹简文献;
  2. 刘勰《文心雕龙》用“检残竹”强调史学家需考据残存典籍;
  3. 刘孝标著作中“阅微言于残竹”亦指研读古籍深意。

二、引申含义(现代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引申为比喻历经磨难仍坚韧不拔的精神,取竹子“宁折不弯”的特性,以“残破的竹子”象征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但此释义未见于古籍,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扩展。

三、使用注意

  1. 学术文献中多采用“残存典籍”原义;
  2. 比喻义常见于文学创作或口语表达,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3. 拼音标注为cán zhú,注音符号ㄘㄢˊ ㄓㄨ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段落标题:

《残竹》的意思

《残竹》是指残存的竹子,也可以引申为象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笔画

《残竹》的部首是“⺮”(竹字底部的部首),笔画数为十九画。

来源

《残竹》一词起源于汉代文学家刘向的《新序·周易》中的一句话:“人能修己而无残竹,道未成而先告人,则后世之道亏也。”意思是一个人能修养自己而不留下残缺,道德修养还未成熟就主动教导别人,这样的修行是不完善的。

繁体

《殘竹》(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汉字写作“殘竹”

例句

他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像一根残竹一样坚强。

组词

残破、竹林、竹子、残败、残缺

近义词

残败、残破、不完整

反义词

完整、健全、完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