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流觞曲水的意思、流觞曲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流觞曲水的解释

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 宋 苏轼 《和王胜之》之二:“流觴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馀韵,而且有趣。”亦作“ 流杯曲水 ”。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亦省作“ 流觴 ”。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巨石镇其中流,平濶如臺,其上可布席而坐,其下可流觴。”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只是流觞亭雅得那样俗,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那样流觞,怕只有孩子们愿意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流觞曲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人雅集习俗,具体解释如下:

一、起源与含义

“流觞曲水”原为祓禊仪式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周代。古人于夏历三月上巳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在水边宴饮,认为可祛除灾厄。活动中,参与者沿弯曲的水道而坐,将酒杯置于上游,任其顺流而下,杯停之处的人需饮酒赋诗,称为“流觞”。

二、活动流程

  1. 环境布置:选择有环曲水流之处,如溪涧或人工开凿的蜿蜒水渠(以“旋转小火锅”作类比,生动描述其形态)。
  2. 酒杯漂流:将盛酒的羽觞(古代耳杯)放置上游,随水流自然飘动。
  3. 即兴创作:停杯者饮酒后需即兴作诗,否则罚酒,此规则在《兰亭集序》记载的雅集中尤为著名。

三、文化影响

该习俗从祭祀活动演变为文人雅士的创作聚会,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描写,使其成为魏晋风雅的象征。宋代以后更衍生出园林中建造“流杯亭”的传统,如北京故宫禊赏亭。

四、现代意义

如今,“流觞曲水”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常出现在诗词、书画中,象征文人追求自然与艺术交融的精神境界。日本至今保留类似习俗,称为“曲水宴”。

知识扩展:成语中的“觞”指代酒杯,而“曲水”强调水道弯曲以延长漂流时间,增加趣味性。这种活动形式融合了自然审美与人文互动,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体现。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流觞曲水是一种汉字词语,意为在曲水之间轻轻敲击觞杯,以表示欢乐和祝福。觞指的是古代饮酒器皿,曲水指的是弯曲的河流或水流。流觞曲水一词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美丽的水景之间举杯畅饮,表达快乐和祝福的场景。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水(shuǐ)和酉(yǒu),其中水部作为主部外形部首,酉部为辅部外形部首。 流觞曲水的拼音分别为liú shāng qū shuǐ。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离骚》中的一句诗:“流觞曲水怜马蹄”,意为畅饮敬神时曲水之间怜惜马蹄。后来,这句诗被引申为形容在曲水之间举杯欢饮的场景。 在繁体字中,流觞曲水的写法不同。流字没有变化,觞用觴代替,曲用曲保留。 在古时候,觞的旧字形为觴,曲的旧字形为訄。所以,古代汉字写法中流觞曲水的写法为流觴訄水。 以下是一个例句: 在湖边的小船上,几个朋友举杯畅饮,仿佛置身于流觞曲水的场景中,充满了欢乐和祝福的气氛。 与流觞曲水相关的组词: - 流连忘返 - 举杯邀月 - 曲径通幽 - 觥筹交错 与流觞曲水近义词: - 洋洋得意 - 畅饮快乐 - 锺爱美酒 与流觞曲水反义词: - 阴霾笼罩 - 痛苦悲伤 - 寂寞无欢

别人正在浏览...

艾色把麻背靠褊短赑怒才气草里旛竿当当响黨義丹霍惮惕倒落电灶帝关地平坐标系非訾宓妃孚释府守侯圻华冠丽服驩哗翬衣火母脚力人蒺藜沙上野花开金葩旧儒霁威狂叟款谢騉駼灵简轮甲倮国啰啰唆唆麻积媚丽配属敲榜期货交易全士麴院洒淅社会甚而至于索粉夙夜台桑瘫缓铁达铁达通贿凸凹土实王鳣雾帐饷榼相陵邪乎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