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戒的意思、命戒的详细解释
命戒的解释
命令与禁令。《孟子·滕文公上》:“五月居庐,未有命戒。” 朱熹 集注:“未有命令教戒也。”
词语分解
- 命的解释 命 ì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刵 )。命运(.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 戒的解释 戒 è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准备:戒途。戒装。 古同“界”,界限。 笔画数:; 部首: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命戒”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训诂及古籍用例解析:
一、词义解析
- “命”的本义为“使令”,《说文解字》释为“使也”,后延伸出天命、生命等义项。在“命戒”中取“命令”之意,如《尚书·尧典》“乃命羲和”即作此解。
- “戒”甲骨文象双手持戈状,原指警戒,后引申为告诫、戒规,《说文》注“警也”。如《礼记·曾子问》“君子戒慎”即用此义。
- 复合义:二字连用构成动宾结构,指“通过命令形式给予告诫”,常见于古代政令文书或训诂文献,例如《周礼注疏》郑玄注中“命戒百官”即指以命令方式警示官吏。
二、语用特征
该词属文言雅语,多用于以下语境:
- 政令颁布:如帝王通过诏令警示臣民(参考《汉典》对“命”的政令义项解析);
- 典籍训诂:儒家经典注疏中用以表述权威性训示(《汉语大词典》收录类似古语词例);
- 宗教仪轨:部分道教文献中作为斋戒仪式的专用术语(《中华道藏》术语库有相关记载)。
三、引证参考
词义溯源可参见权威辞书: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第二册“命”字条;
-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戒”字释义项;
-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撰)卷十二对官吏训示的注疏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命戒”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命”和“戒”组成,其含义可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命令与禁令”的结合。其中:
- 命:指上级对下级的指令、要求,如《孟子》中提到的“未有命戒”即指未发布正式命令(朱熹集注为“未有命令教戒也”)。
- 戒:指禁令、告诫,强调对某些行为的禁止或约束,如“戒严”“戒除”等用法。
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五月居庐,未有命戒”,朱熹注解为未颁布具体政令和禁令。
- 现代使用:多用于古籍研究或文言文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常见于学术讨论或对古汉语词汇的解析。
扩展说明
- 结构特点:作为并列式复合词,“命”与“戒”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行政或规范手段,前者强调主动要求,后者侧重限制禁止。
- 相关词汇:近义词包括“法令”“政令”,但“命戒”更突出双向的指令体系(既有要求又有禁止)。
如需更深入研究,可参考《孟子》原文及朱熹注解(如、4)。
别人正在浏览...
闇将安卧不得意不苟言笑馋鼎长风破浪點藥丢却防洪渠废怠菲律宾大学福祥改救赶得及公亩灌浸骇恫海蟹旱雷鹤骨笛鸿荫甲拆渐浸减竈假声急桨敬尊鸡皮栗子极且月济济锵锵鞠歌俊远凉粉敹甲林语堂龙须友旅装买替幕次南枝北枝平均主义潜遯侨终蹇谢七十二帝群处瑞星三景三西杀决山洞上树拔梯扇赫芟荑索子潭府腾簇同节推激无心草席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