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壁记的意思、壁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壁记的解释

(1).嵌在墙上的碑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壁记》:“朝廷百司诸厅,皆有壁记。叙官秩创置及迁授始末,原其作意,盖欲著前政履歷,而发将来健羡焉。” 唐 元稹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诗:“壁记欲题三漏合,吏人惊问十年来。”

(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 唐 柳宗元 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壁记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官署厅堂墙壁上题写的记录性文字,主要用于记载官职设置、官员迁转或衙署沿革等内容。以下从词典释义、文体特征及文化价值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词典释义与来源

据《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定义:

壁记:题写在官署厅壁上的文字。内容多为记述官职的设置、变迁及官员姓名等,具有档案性质。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2卷,第1683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进一步补充:

唐代盛行壁记,如官府、寺观常于壁上题记,内容涉及职官名录、建置沿革,兼具史料与文学价值。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第1012页。


二、文体特征与功能

  1. 内容形式

    以简练文言记述机构职能、历任官员姓名及任期,类似职官名录(如唐代独孤及《太常少卿厅壁记》)。

  2. 历史功能

    兼具行政档案与公开公示作用,为后世研究古代官制提供一手史料。


三、文化价值

壁记作为特殊文体,反映了古代政务公开传统与文书制度。唐宋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常借壁记阐发政治见解,使其由实用文书发展为文学载体,成为研究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实物文献。


参考来源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2. 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2015年。
  3.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对壁记的文体学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壁记”是古代一种特殊的记录形式,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指嵌刻在墙壁上的碑记,主要用于记录重要事件、官职变迁或机构沿革。这种形式源于古代信息保存需求,在纸张尚未普及时,通过墙面刻写实现长期留存。

二、具体应用

  1. 官署文书
    唐代官署普遍使用壁记,如柳宗元《武功县丞壁记》详细记载县丞职责演变,李华《寿州刺史厅壁记》记录地方治理情况。这类文书兼具档案与警示作用,既留存历史信息,又为继任者提供参考。

  2. 建筑标识
    寺院、驿站等公共场所的壁记常记录建筑修缮历程或重要事件,如《馆驿使壁记》详述唐代驿站管理制度,成为研究古代交通的重要史料。

文献价值
现存唐代壁记文献达百余篇,封演《封氏闻见记》特别指出这类文字具有“著前政履历,发将来健羡”的双重功能,既总结前人经验,又激励后来者。

别人正在浏览...

黯尔餐嚼持兵鉏耒鉏畬刍菽辏合榱提打谱东牀坦腹短袜風蓋伏地圣人跟随恭人管闚关塞过越河汉江淮侯籍虎崽绛紫幵零絜操蓟邱就任霁威鞠茂草剧然堪坏坷坎溃窜劳动力良嫔料知令慈迷悮捻酸飘籓坠溷朴渥甹丰贫难鄱阳湖抢劫案祈衈骑寇期厉七叶树任石山官胜却甚雨势必手勤托物维管束物命象谷翔儛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