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的意思、道藏的详细解释
道藏的解释
[collected Taoist scriptures] 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
详细解释
(1).书籍贮藏之所。 汉 王充 《论衡·别通》:“ 周 监二代, 汉 监 周 秦 。然则兰臺之官,国所监得失也。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眸子如豆,为身光明。令史虽微,典国道藏,通人所由进,犹博士之官,儒生所由兴也。”
(2).道教书籍的总汇,包括 周 秦 以下道家子书及 六朝 以来道教经典。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闽中 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亦有明教经,甚多刻版摹印,妄取道藏中校定官名衔赘其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隋志》倣《汉书》,道家列於九流,而神仙符籙,列於二藏,其名悉不著録,《参同契》神仙家,盖总之道藏,故不列其名耳。” 丰子恺 《怀李叔同先生》:“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
词语分解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
- 藏的解释 藏 á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躲匿露 藏 à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
网络扩展解释
“道藏”是道教经典文献的总集,涵盖了道家思想、宗教经典及各类相关著作。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道藏”指道教经籍的总集,类似佛教的《大藏经》,其名称中的“藏”(音zàng)意为“府库”或“储藏”,即汇集道教各类典籍的大型丛书。
2.内容构成
- 核心经典:包括《道德经》《庄子》等先秦道家子书,以及六朝以后的道教经典如《太平经》《黄庭经》等。
- 扩展内容:涉及医药养生、天文历法、化学(炼丹术)、哲学、科仪符咒等,部分古籍仅存于《道藏》中。
3.编纂历史
- 起源:南北朝时期陆修静编《三洞经书目录》(471年),是早期整理尝试。
- 唐代:首部系统性《开元道藏》(713-741年)收录3744卷,奠定了分类框架。
- 宋明发展:宋代《政和万寿道藏》、明代《正统道藏》(1476种书)为通行版本,清代续编《万历续道藏》。
4.结构与分类
采用“三洞四辅”体系:
- 三洞: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
- 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作为三洞的补充。
5.学术价值
《道藏》不仅是研究道教的核心资料,还保存了古代科技、哲学、医学等文献,如《周易参同契》(炼丹理论)、《云笈七签》(百科全书式汇编)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典籍或《正统道藏》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藏》一词是指道教经典的总称,下面将依次为您介绍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道藏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刀刂(刂)部,右边是目(目)部,共计7个笔画。
来源:
《道藏》一词来源于汉代的道经之谓,道经中又包括《道德经》、《道德經解》、《道德经注》等一系列的道教经典。
繁体:
在繁体字中,《道藏》的写法保持不变,使用的汉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道藏》的写法与现代相同,刀刂(刂)部在左边,目(目)部在右边,均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向进行書寫。
例句:
1. 《道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2. 学习《道藏》可以增加对道教思想的了解。
组词:
- 道教:指道教宗派、教派或教义。
- 经典:指文化传统中重要的著作或文学作品。
近义词:
- 道经:与《道藏》同指道教的经典著作。
反义词:
- 佛藏:指佛教的经典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阿哥边和尚避李嫌瓜泊步补丁长江三角洲呈献迟拙淳辉触石决木祠谒大将军黨人大资产阶级短屏读别独具一格方严翻觔斗挂星查规利核能湖海士郊拜蛟鼍结晶击鼓催花净余孔雀石朗隽六角力学笃行没头鹅牧子潘郎鬓丝喷气式飞机品汇辟睨破溃芹泥邛巨弃繻关让生入殓三謡色授魂与圣宝沈洁视问寿爵耍坛子四肢听房通宵彻旦投案头里退槽五陵豪气暹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