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功的意思、都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功的解释

亦作“ 都工 ”。道教职称。 后汉 张道陵 创五斗米道。 道陵 死, 张鲁 复行之。设二十四治,各治设治头、祭酒,以为管理、治事,由都功总领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庐山 简寂观 道士 王告 好学有文,与 星子 令相善。有邑豪修醮, 告 当为都工。都工薄有施利。” 清 恽敬 《真人府印说》:“ 江西 贵溪县 真人府 印,凡大小四,其三皆曰‘阳平治都功印’……《三国志·张鲁传》:‘来学道者初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治都功其即治头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都功”是道教早期五斗米道(天师道)体系中的一种管理职称,其含义与历史背景如下:

  1. 起源与职能
    该职位由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时设置,后由其孙张鲁继承发展。五斗米道将教区划分为“二十四治”(即24个教区单位),每个教区设“治头”或“祭酒”负责具体事务,而“都功”则是统辖所有教区的总负责人,具有最高管理权。

  2. 别称与文献记载
    “都功”亦写作“都工”,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庐山简寂观道士担任“都工”一职,清代恽敬《真人府印说》也提及相关记载,印证其历史延续性。

  3. 词语结构与发音
    拼音为“dōu gōng”,属于道教专用术语,现代多用于宗教或历史研究领域。

扩展说明:五斗米道是道教早期重要流派,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时进一步完善了“都功”体系,这一制度对后世道教组织架构有深远影响。需注意,相关记载多源于古代文献,具体职能可能随时代演变存在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功》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指多功劳,多辛勤努力。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手部,右边是力量部分。总共有7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没有明确的记录,但可以从字义和结构上进行推测。 在繁体字中,《都功》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然而,对于《都功》这个词,其古代写法并没有明确的记录。 以下是一个关于《都功》的例句: 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了这个项目,每个人都功劳不小。 一些与《都功》相关的组词有:功劳、高功、功力、辛勤等。 一些与《都功》近义的词汇有:努力、勤奋、辛苦等。 然而,与《都功》相反的词汇则有:懒散、消极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