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规度的意思、规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规度的解释

(1).规则法度。《淮南子·时则训》:“天为绳,地为準,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规度不失,生气乃理。” 明 宋濂 《明郑节妇黄琇》:“今 郑氏 之家,十叶聚食,其规度整肃,如严霜烈日,可畏而可仰。”

(2).规模形制。 唐 白居易 《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序》:“师与 徐州 节度使 王侍中 有缘,遂合愿叶力,再造寺宇……奏乞连置戒坛,因其施利,廓其规度。” 明 袁宏道 《荆州修复北城碑记》:“近岁缮南城,乃得之。故识者谓此城规度,似有所受。”

规划测度。 汉 扬雄 《太玄·积》:“积不用而至于大用,君子介心。测曰:积不用,不可规度也。”《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每见高山大泽,輒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明 方孝孺 《殷浩》:“方未用时,计画规度天下之得失利害,素已定於心。及居乎位,则举而施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规度(guī duó)是古汉语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其核心含义指规划度量,强调通过衡量与设计制定准则或法度。具体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规划与衡量

    指通过测量、估算制定计划或准则。

    例:《管子·山至数》载:“规度其宜,以制天下。”(意为规划适宜之法以治理天下)。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

  2. 法度与准则

    引申为规范、制度,强调依据标准行事。

    例:《汉书·律历志》言:“规度万物,莫不有数。”(指万物运行皆遵循既定法则)。

    来源:《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二、古籍用例与权威解析


三、现代延伸用法

在当代语境中,“规度”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哲学讨论,表示对制度、规范的理性设计。

例:

“古代水利工程体现先民对自然的规度智慧。”

来源:《古汉语词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引用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2. 《汉语大字典》
  3. 《广雅疏证》
  4. 《说文解字注》
  5. 《古汉语词汇学导论》

网络扩展解释

“规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规则法度

指规范、法则或制度,强调事物遵循的标准。
例句:


二、规模形制

指建筑、计划等的格局、形制或范围。
例句:


三、规划策定(较少见)

在部分文献中引申为动词,表示筹划、制定。
例句:


补充说明

  1. 文学应用:宋代诗词中常以“规度”描写景物布局,如张侃“规度三五弓,栽花屹相向”()。
  2. 权威性差异:前两种释义在《淮南子》《三国志》等典籍中均有印证,第三种释义仅见于注疏类文献(、),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半中间参场长鼓池鳞村生泊长粗声粗气大忠祠断蛟刺虎犊牛耳熏目染发彻范甑伏枥恭肃公素故迹锅汤合樽厚厚敦敦嘉禾佳景既生霸酒膳开阃科罚可恨懒货略洗两税户妙翰牡蒿挠怀内除虐政泥马渡江赔还偏箱车桥头秦谶清重秦韩秦学曲主攘狄食路市日守精殊技琐呐跳加官薙发同光体晩间五经魁首享宴详语消寒图啸合罅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