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规度的意思、规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规度的解释

(1).规则法度。《淮南子·时则训》:“天为绳,地为準,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规度不失,生气乃理。” 明 宋濂 《明郑节妇黄琇》:“今 郑氏 之家,十叶聚食,其规度整肃,如严霜烈日,可畏而可仰。”

(2).规模形制。 唐 白居易 《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序》:“师与 徐州 节度使 王侍中 有缘,遂合愿叶力,再造寺宇……奏乞连置戒坛,因其施利,廓其规度。” 明 袁宏道 《荆州修复北城碑记》:“近岁缮南城,乃得之。故识者谓此城规度,似有所受。”

规划测度。 汉 扬雄 《太玄·积》:“积不用而至于大用,君子介心。测曰:积不用,不可规度也。”《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每见高山大泽,輒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明 方孝孺 《殷浩》:“方未用时,计画规度天下之得失利害,素已定於心。及居乎位,则举而施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规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规则法度

指规范、法则或制度,强调事物遵循的标准。
例句:


二、规模形制

指建筑、计划等的格局、形制或范围。
例句:


三、规划策定(较少见)

在部分文献中引申为动词,表示筹划、制定。
例句:


补充说明

  1. 文学应用:宋代诗词中常以“规度”描写景物布局,如张侃“规度三五弓,栽花屹相向”()。
  2. 权威性差异:前两种释义在《淮南子》《三国志》等典籍中均有印证,第三种释义仅见于注疏类文献(、),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规度(guī d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和“者”。其中,“⻌”是规字的偏旁,表示步行的动作;“者”是另一个汉字,表示人的动作。 下面是《规度》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 部首:⻌(这个部首通常也作为独体字) - 笔画:10画(⻌是2画,者是8画) “规度”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是“规”和“度”两个字的结合。其中,“规”表示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则进行,可以理解为“规范”;“度”表示程度或标准,用来衡量事物的大小、长短等。 《规度》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仍然是“规度”。 古时候,“规度”这个词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古代人们使用的是类似于现代汉字的“規度”来表示这个意思。 以下是一些关于“规度”的例句: 1. 我们需要统一的规度来管理这些项目。 2. 这项工作需要依照规度进行,不能随意行事。 3. 在教育方面,我们要有一定的规度,不能任意教学。 一些由“规度”组成的词语: 1. 规范:表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使之符合一定的要求。 2. 标准:表示事物所应达到的水平或质量要求。 3. 规则:表示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定来操作或行事。 以下是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规矩、准则、法度、制度 反义词:随意、任性、任意、自由 总结一下,《规度》这个词表示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则进行,用来衡量事物的大小、长短等。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和“者”。它的来源简单,是“规”和“度”两个字的结合。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仍然是“规度”。在古代写法中,使用的是类似于现代汉字的“規度”。一些与“规度”相关的词语包括“规范”、“标准”和“规则”等。近义词有“规矩”、“准则”、“法度”和“制度”,反义词有“随意”、“任性”、“任意”和“自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