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桶的意思、火桶的详细解释
火桶的解释
一种桶状爆6*炸6*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桶可受斗,半实硝磺,薄沙覆之。火碗中央,加盖微扃,轻掷敌舱,火激药发,迫不及防,以暇出奇,急则自伤,是曰火桶。”
词语分解
- 火的解释 火 ǒ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指枪炮弹6*药等:火药。火炮。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姓。 水 笔画数:; 部首:火; 笔顺编号:
- 桶的解释 桶 ǒ 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深度较大,用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水桶。饭桶。马桶。塑料桶。 形状像桶的:皮桶(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火桶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火桶”一词有两种不同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取暖工具(现代常用义)
火桶是南方地区常见的传统御寒器物,尤其流行于皖南、湘西、徽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特点包括:
- 结构:木制桶状(圆形/方形/椭圆形),高约0.6米,内置陶制火盆,桶壁有铁制隔网用于放置炭火,上方可搭木板或覆盖棉被。
- 用途:通过燃烧木炭或电热管供热,供人蹲坐取暖,适用于吃饭、工作等日常活动。
- 演变:现代多改进为“电火桶”,以电热管替代木炭,更安全便捷。
二、桶状爆炸物(历史军事术语)
此含义源自清代文献《圣武记》,指一种填充硝磺的爆炸装置。其特点为:
- 构造:桶内装火药,覆盖薄沙,中央放置引火碗,投掷后通过撞击引燃火药造成爆炸。
- 用途:古代水战中用于攻击敌船,但因操作危险,易自伤。
使用注意
- 现代语境下,“火桶”主要指取暖工具,爆炸物含义已罕见,仅见于历史文献。
- 取暖时需注意防火,避免棉被等易燃物接触火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火桶的意思
火桶是指一种容易燃烧的桶子,通常用于储存和运输火焰或燃料的容器。
拆分部首和笔画
火桶的部首是火字旁,共有4画。
来源
火桶这个词源于古代,最早出现在《周礼·天官·火正》一书中,用于描述储存火焰的特殊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引申为储存和运输燃料的器皿。
繁体
火桶的繁体字为「火桶」。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火桶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依然采用火字旁作为部首,笔画数也未有较大变化。
例句
1. 消防员使用火桶扑灭了火势。(示例用法)
2. 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火桶来保持和运输火源。(示例用法)
组词
火盆、火海、火炉、火把
近义词
火罐、火盆
反义词
水桶、水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