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户调的意思、户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户调的解释

按户征调的赋税。实行于 东汉 末年及 魏 晋 时代。《三国志·魏志·赵俨传》:“时 袁绍 举兵南侵,遣使招诱 豫州 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 阳安郡 不动,而都尉 李通 急録户调。”《晋书·武帝纪》:“﹝ 泰始 七年﹞闰月,大雩,太官减膳。詔 交趾 三郡、南中诸郡,无出今年户调。”参阅《文献通考·户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户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赋税制度,主要实行于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户调是按户为单位征收的实物税,通常以绢、绵等纺织品为主。例如,曹操在公元204年颁布的《收田租令》中规定“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二、历史背景

  1. 起源:东汉末年因战乱频繁,原有的土地税制(如人头税)难以推行,改为按户征收更易操作。
  2. 发展:魏晋时期进一步完善,成为与田租并行的主要税种,如《晋书》记载泰始七年曾减免交趾等地的户调。

三、实施特点

四、其他解释

需注意,个别资料(如)将“户调”解释为“家庭成员调解纠纷”,可能与古代家庭治理概念混淆,但主流历史文献均指向赋税含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三国志·魏志·赵俨传》《文献通考》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户调》的意思

《户调》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对人口、家庭、住户等进行调查和登记。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户和调。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该词的拆分部首为戶和言,其中“戶”为左边的部首,表示与家庭、住宅相关的意思;“言”为右边的部首,表示与语言、说话相关的意思。《户调》一共有11画。

来源和繁体

《户调》是一个古代的汉字词语,起源于古代中国社会。在繁体中文中,该词的写法为「戶調」。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古时候的《户调》可以使用「戸調」的写法。其中,「戸」表示户门,「調」表示调查。

例句

1. 为了解人口迁移情况,官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户调》。

2. 在明清时期,户籍管理十分严格,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户调》。

3.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户调》资料,还原了过去社会的人口分布情况。

组词

1. 户口:指人口的记录和登记。

2. 调查: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3. 调查员:指从事调查工作的人。

近义词

1. 户籍:与《户调》类似,都是对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

2. 调研:指对某一事物、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与《户调》相关的概念相反的词语,如拆迁、流动人口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