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畏惧和羡慕。《书·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孔 传:“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
(2).指尊敬仰慕。《旧唐书·郭元振传》:“ 元振 风神伟壮,而善於抚御,在 凉州 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宋史·苏轼传》:“宰相 韩琦 曰:‘ 軾 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復异辞矣。’”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所至有德,泽加於民,真足以起后人之畏慕,昭轨范於将来。”
“畏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èi mù,包含两层含义:
畏惧和羡慕
指因对某种事物或境遇既感到害怕又心生向往。例如《尚书·毕命》中记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孔传对此解释为“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即通过区分善恶的后果,让人产生敬畏与向往之心。
尊敬仰慕
侧重对他人的品德、才能或成就的敬重与钦佩。如《旧唐书·郭元振传》提到郭元振治理凉州时,“夷夏畏慕,令行禁止”,形容他因威望和德行使百姓既敬畏又敬仰。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关例句,可参考《尚书》《旧唐书》等文献。
《畏慕》是一个汉语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感到敬畏和崇拜的情感。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和向往之情时,可以使用这个词表达。
《畏慕》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畏》包含了“田”和“白”两个部首,总共有9个笔画;第二个字《慕》包含了“忄”和“木”两个部首,总共有14个笔画。
《畏慕》这个词的源自于古代汉语,它的繁体形式是「畏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畏慕》这个词古时候的写法是「畏慕」,没有明显的差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畏慕》的例句:
与《畏慕》相关的组词有:
与《畏慕》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与《畏慕》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操斧伐柯璀粲寸马豆人大娄山脉担承甔甀大巫颠迷點破顶尖抖神儿法驾导引蕃熟丰荣腐敝负托皋苏蛤蜊乖僻横行讙咋会蕞囏危嘉荣家徒壁立矶激鲸波鳄浪卡殻空义筷筒夸强道会魁累腊梅浪沤兰客蟆蝈靡侈目不给视闹意见齧膝频留铅版乾耗起文柔邪如临深渊入限三对面先生散仙人少旧拾地芥诗刻饰口十三弦收江南顺节戃慌相脚头相克现象湘云鹤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