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飧饔的意思、飧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飧饔的解释

亦作“飱饔”。1.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周礼·天官·外飨》:“凡宾客之飧饔、饗食之事亦如之。” 郑玄 注:“飧,客始至之礼;饔,既将币之礼。”

(2).晚餐和早餐。引申为吃饭。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輟飱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参见“ 饔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飧饔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性的复合词,由“飧”“饔”二字构成,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分字释义

  1. 飧(sūn):《汉语大词典》释为“晚饭,亦泛指熟食”,《说文解字》注“餔也,从夕食”,指傍晚进食的简餐。古时与“朝食”对应,如《孟子·滕文公上》载“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2. 饔(yōng):《说文解字》释作“熟食也”,《周礼·天官》注“饔,割烹煎和之称”,指经过烹调的正式餐食,特指早餐或宴席。

二、合称含义

  1. 代指古代饮食制度: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周礼》,记载“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飧饔”,指周代王室早晚两餐的固定膳食规格。
  2. 象征礼仪规范:《礼记·内则》云“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味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反映飧饔在古代社会阶层中的礼制功能。

三、引申义项 在文学作品中,飧饔常引申为日常生活的代称,如宋代陆游诗作“飧饔粗足即安居,万卷图书数亩蔬”,表达简朴自足的生活状态。清代《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亦有“亲自飧饔,以尽孝道”的描述,突显侍亲奉食的伦理内涵。

该词现代已罕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及历史文献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飧”“饔”是古代饮食制度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与秦汉以前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饔(yōng)

    • 本义:指早餐,特指古人一日两餐制中的第一餐。
    • 用餐时间: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约上午9-11点)。
    • 社会意义:先秦时期粮食有限,《墨子·杂守》记载士兵按等级分配饔食,体现阶级差异()。
  2. 飧(sūn)

    • 本义:指晚餐,即两餐制中的第二餐,亦称“食”。
    • 用餐时间:申时(约下午4点左右)。
    • 引申义:可泛指熟食或简单饭食,如唐诗“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二、组合用法

“飧饔”连用常表示早晚两餐,象征日常生活。例如:

三、历史演变

四、文学与生活关联

古人将饮食与时间、礼仪深度绑定。如《史记》载项羽用“飨士卒”激励士气,侧面反映非用餐时间进食的特殊性()。如今“飧”字多见于古籍或文学表达,口语中已鲜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嗳声叹气白翳辨物长虵陈痾殂没刀背叨咕颠倒颠顶受凤翅盔分水闸刮眼规阙贵识贵损軲轳车鹤膝蜂腰黄陵祠华孽壶飡贿通狐尿刺疮讲唱将带渐伸线颈嗓晋阳之甲近周钧材苛急肯定魁士酷虐良月历涉隆厚龙蒸露朵耄安稚嬉每日电讯报篾笋鸣棹挠情鸟箭蓬婆前茅牵携瑞牒入味散座省字摄氏温度计使主思断义绝饕戾万年枝硙碾伍壮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