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罢的意思、官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罢的解释

(1).解除官职。 唐 耿湋 《春日即事》诗之二:“家贫僮僕慢,官罢友朋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官罢得丝髮,好买百树桑。”

(2).听凭官方断结。与“私休”相对。《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如今闹是闹了个乌烟瘴气,駡是駡了个破米糟糠,也不官罢,也不私休,却叫他们把摔碎了的那院子瓦给一块块整上,这分明是打主意揉搓活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官罢”属于古代汉语行政术语,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官方程序解除官员职务的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官”指官吏或官职,“罢”为停止、免除之意,二字结合特指由上级机构依照律例对官员职位进行的正式罢黜。该词常见于明清司法文书,如《明史·职官志》载“凡官员有过,三品以上自陈,四品以下官罢”,表明不同品级官员的罢免流程差异。

在具体实施层面,“官罢”需遵循三个法定要件:一是须由吏部或都察院提出弹劾,二是经皇帝御批或上级官署核准,三是需向通政司递交《罢职牒文》完成行政备案。与“致仕”“乞骸骨”等自愿离职不同,此词强调被动性与惩戒性,多涉及贪腐、渎职等重大过错。清代《六部成语注解·吏部》特别注明“官罢者,削职永不叙用”,说明其处罚的严厉程度。

网络扩展解释

“官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一、解除官职

指官员被罢免或主动辞去官职。这一用法多见于唐代诗文,例如:


二、官方裁决纠纷

指通过官府公断解决民间纠纷,与“私休”(私下和解)相对。例如: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籍或历史文献中。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背景或案例,可参考《全唐诗》《儿女英雄传》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案甲抱思饱腾贝齿不即参乘长腰米産后风颤巍巍斥绌侈务揣合初辉摧锉道德原则蹈虚道夭锻炼周内二四返衷肥虫蚁封套奉闻晐姓管窥筐举谷稼皇陂蕙色加工降书键辖节法金磾香就范絶磵客身老椿林囿龙脩露泄门生天子目不见睫庖正缥致前男前亲晚后倾心吐胆容彭世代书香世外爽逸送鬼宿积宿寇堂邑同休共戚未足轻重闻名丧胆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