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兵不动。《三国志·魏志·卫臻传》:“ 吴 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晋书·桓彝传》:“其长史 裨惠 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扰,可案甲以须后举。”参见“ 案甲休兵 ”。
《汉语大词典》及《辞源》等权威辞书中,未收录“案甲”作为独立词条。从单字训释角度分析,“案”本义指有脚的托盘,引申为文书、考察等含义,如《说文解字》注“案,几属”;“甲”在《说文》中释为“东方之孟,阳气萌动”,后主要指甲胄、天干首位、动物硬壳等义项。
结合古代文献用例,“案甲”可作两种解析:其一指整理铠甲装备,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案甲休兵”即停止军事行动;其二通“按甲”,表按兵不动之意,如《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案与按同”。此词属古汉语军事术语,现代汉语已鲜见使用。
主要参考资料:
“案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分析:
军事含义(主流解释)
指屯兵不动或停止军事行动,常见于历史文献。例如《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提到“案甲养士”,即暂停征讨以休整军队。这一用法在《晋书·桓彝传》中也有体现,强调根据形势暂缓出兵。
成语延伸用法
在成语“案甲休兵”中,“案甲”与“休兵”并列,表示停止战事、休养士卒,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
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法律案件纠纷”,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对“案牍”等词的误用或现代引申。
该词主要用于军事语境,表达暂停军事行动的策略。建议优先参考《三国志》《史记》等古籍用法,避免混淆现代非权威解释。
谙历百无禁忌半身报主本主避匿策命鬯行陈叔宝车重宠戚从听窜削登锋陷阵等耐顶髻定省凊温豆刍断肢风帽分式干戈载戢甘溜恭谢简贤任能婕妤濬齐口谭两肩荷口良宰珉佩女尸徘徊舆峤南漆包线骑马找马轻船旗尾人怨神怒荣褒商品生产山邮设诡时辰钟实心眼噬胾绶鸟属僚说下枢相檀龛縢囊天人合一同岑同义语偷梁换柱退步抽身土元无冬无夏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