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ly] 待人真诚,毫不保留地说心里话
倾心吐胆,以诚相见
这里别无外人,方可倾心吐胆对哥哥说。——《水浒传》
形容待人竭尽诚心。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我每买不转的,都是倾心吐胆説真实的话。”《水浒传》第六十回:“三个见了 宋江 ,没半点相疑之意,彼此倾心吐胆,诉説平生之事。” 梁启超 《*********未来记》第五回:“我们一般都是 中国 将来的主人翁,虽是初见,儘可倾心吐胆。”
“倾心吐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īng xīn tǔ dǎn,意为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常含褒义,形容待人真诚、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心想法。
基本释义
指将内心深处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强调坦诚相待。例如:“这里别无外人,方可倾心吐胆对哥哥说。”(出自《水浒传》)
出处与演变
成语最早见于元代戏曲作品:
结构与用法
例句与现代应用
近义词与英文翻译
“倾心吐胆”强调坦率交流,适用于文学表达或日常语境中描述真诚沟通的场景。需注意其褒义倾向,多用于正面语境。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倾心吐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或诉说真实的想法。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倾心和吐胆。
倾心:倾泻心思,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意思。分解部首是“氵”和“心”,古时的写法中,“氵”表示水,“心”表示内心思想。笔画数为8画。
吐胆:吐露胆量,毫不隐瞒地表达真实想法的意思。分解部首是“又”和“月”,古时的写法中,“又”表示手,表示人的动作。笔画数为7画。
这个成语源自《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句话:“众人恶之,如匿余盘石之下,故谓之盘石。是物之表也,非施之义也。施之者,谓实腹心之言也,故谓之忠直。临之而不可写,从容忍之者,谓君子胸中无事,故可以倾心吐胆。”指出了倾心吐胆所表达的真实、直率和无所顾忌。
繁体字中,“倾”字和“胆”字的形状和简体字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古代的“心”字形状更为简单,类似于方块,并且没有上面的“丶”。
例句:他毫不犹豫地倾心吐胆,向老板提出了对公司经营的建议。
组词:倾诉、吐露、胆量。
近义词:心直口快、直言不讳。
反义词:隐瞒掩饰、含蓄拐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