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mited outlook] 比喻孤陋寡闻,见识狭窄
夫人心不同,实若其面,子虽光丽,既美且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未可以言八肱之形埒,信万事之精练也。——《三国志·蜀书》
“管窥筐举”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自谦,强调认知局限可能导致的偏颇判断,提醒人们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此成语以“管”和“筐”为喻体,生动表达了认知的狭隘性,既有文学色彩,也蕴含哲理。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属性,避免用于正式褒奖场景。
《管窥筐举》是指通过一种极其小心谨慎、细致入微的方式来观察、研究事物,以求全面了解和正确判断。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观察、分析能力极高,能洞悉事物的本质。
《管窥筐举》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管”、“窗”、“筐”、“举”,四个部首。
笔画分别是:管(14画),窗(11画),筐(12画),举(7画)。
《管窥筐举》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孟子》一书。这个成语在《孟子·告子上》中有明确的记载,原文是:“故圣人将欲穷其情者,必穷其表,将欲穷其表者,必察其隐;将欲察其隐者,必潜其踪,将欲潜其踪者,必屏其身,将欲屏其身者,必忘其言。” 这段话的意思是,想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仔细观察他的外表,透过细节洞悉他的隐秘,隐秘藏在细微之处。
《管窺筐舉》是《管窥筐举》的繁体写法。
在古时候,成语《管窥筐举》的写法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其中,“窥”字在古代写法中通常用“目”代替。另外,“筐”字在古代写法中常常用“篋”或“筥”代替。
他对事情的观察和分析真是《管窥筐举》,无一细节能逃过他的眼睛。
观察、研究、细致、谨慎、洞悉
细密观察、微观分析、深入研究、精明洞察
浮夸肤浅、漫不经心、草率从事、盲目行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