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贵在周知下情。 明 王文禄 《求志编》卷一:“守令之法必贵知,故曰知县、知府,通一县一府周知之也。”
贵在有智慧。知,“ 智 ”的古字。《国语·吴语》:“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知矣。” 韦昭 注:“言人不能以危易安,以死易生,则何贵於知矣。”
“贵知”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用法区分理解:
一、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含义 指珍贵的知识或智慧,由“贵”(珍贵)和“知”(知识)组合而成,强调知识的价值与重要性,常用于倡导学习与尊重智慧。例如:“教育贵知,方能使文明传承不息。”
二、古代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贵在周知下情
源自明代王文禄《求志编》的行政理念,指官员需全面了解民情。如“守令之法必贵知”,即知县、知府需通晓辖区事务。
贵在有智慧(“知”通“智”)
出自《国语·吴语》:“无为贵知矣”,此处强调智慧在危局中的重要性,韦昭注解为“以智谋化解困境”的能力。
辨析:现代用法多取“知识珍贵”的引申义,而古代用法或指向治国智慧(周知民情),或指向个体智谋(危机处理)。具体含义需结合文本背景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