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果类发酵制成的酒。 明 徐榜 《济南纪政·却酒》:“ 章邱 有能酿羊膏酒者,饮者评之,居露酒上,称佳酿也。”
露酒是以蒸馏酒(如白酒)、发酵酒(如黄酒)或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入可食用或药食两用的动植物辅料(如花卉、果实、药材等),经浸泡、调配等工艺制成的配制酒。其特点如下:
配制工艺
露酒属于再制酒,核心工艺是将基酒与天然原料(如桂花、玫瑰、枸杞、人参等)通过浸泡、渗漉或复蒸馏等方式融合,使酒体吸收植物风味与有效成分。
风味与功效
因添加原料不同,露酒兼具独特香气(如菊花清香、竹叶甘冽)和功能性。传统上部分露酒被赋予养生价值,如枸杞露酒补益肝肾,但需注意其本质为酒精饮品。
历史渊源
露酒制作可追溯至商周"鬯酒"(香草入酒),明清时期工艺成熟。《本草纲目》载有"露酒"条目,称其"行药势,通血脉",反映其药食同源传统。
现代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T 27588-2011),露酒与果酒、风味饮料酒并列,需标注酒精度及原料来源。例如竹叶青酒(以汾酒为基,添加淡竹叶、砂仁)即为典型露酒。
示例:北京"莲花白"以高粱酒基浸泡白莲花蕊,酒色清透如露,故名"露酒"(《中国酒文化辞典》)。
来源:定义综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酒分类》(GB/T 17204-2021),历史与工艺参考《中国酒史》及行业标准文件。
露酒是中国传统酒类中的独特品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关于“露酒”的详细解释:
根据国家标准GB/T 27588-2011,露酒是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或药食两用的动植物辅料(如花果、药材等),通过调配、浸泡、复蒸馏等工艺制成的饮料酒。其核心特点是改变了原酒基的风格,形成独特风味(例如果香、药香等)。
露酒起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的雏形是祭祀用酒“鬯”(以黍米和香料酿造)。唐代已有“蔷薇露”等记载,明清时期工艺更趋成熟。古代将添加花果或药材的酒统称为“露”,堪称中国最早的“鸡尾酒”。
露酒属于养生酒范畴,但不同于需通过国家审批的“保健酒”(带蓝帽标志)。露酒更强调风味与文化属性,而非特定功效认证。
传统认为露酒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的作用,适合佐餐饮用或日常小酌。现代产品注重口感与健康的结合,例如果味露酒更受年轻群体青睐。
露酒是中国独有的酒类,融合了酿酒技艺与药食同源文化,既有历史传承又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如需了解更多分类或品牌信息,可参考国家标准文件或酒类行业报告。
白晶晶班部鳻鶞贬处璧彩彼竭我盈碧落黄泉彬彧不封补还不沙藏户诧愕瞠目愁魔迭巘方向翻黄倒皂分寸之末高唱入云垢面黄皮寡瘦呼吁尽实金玉满堂局躬据凭馈礼郎当乐于了语连云梯令公香六幺令隆深漭漭谩嗟漫卷面嫩鸟尽弓藏叛乱抛露配曲齐眉席轻典秋刷去住丧斧沈密失败为成功之母诗琴双歌説不清死生契阔肃省天堂地狱土泥问策祥火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