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鬼戎的意思、鬼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鬼戎的解释

即 鬼方 。《竹书纪年》卷上:“﹝ 殷 武乙 ﹞三十五年, 周公 季歷 伐西落 鬼戎 。”《后汉书·西羌传》:“ 周 古公 踰 梁山 而避於 岐下 ,及子 季歷 ,遂伐西落 鬼戎 。”参见“ 鬼方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鬼戎”是商周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部落名称,其含义与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义

“鬼戎”即“鬼方”,是周代对西北方游牧部落的统称。该词由“鬼”(指代神秘、边远)和“戎”(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组成,带有中原王朝对异族的蔑视色彩。

二、历史记载

  1. 早期文献
    《竹书纪年》记载:“殷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歷伐西落鬼戎”,《后汉书·西羌传》也提到周人季历曾征讨鬼戎。

  2. 军事冲突
    商周时期与鬼戎多次交战,如周康王二十五年(前996年)周军攻破鬼方都邑,俘获战车百余辆、俘虏超1.3万人。

三、历史演变

鬼戎在商周时期主要活动于今陕西、山西北部,商末周初被击败后,部分南迁至晋南地区,春秋时期演变为“赤狄”,持续侵扰中原诸侯国,直至公元前593年被晋国所灭。

四、学术争议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玁狁考》中认为“鬼戎”与甲骨文中的“鬼方”为同一族群,但部分学者结合《易经》记载,推测其活动时间可能早至武丁时期。


说明:以上内容综合了《竹书纪年》《后汉书》等古籍记载及现代研究,如需完整文献可参考、5、7、8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鬼戎的意思

鬼戎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含有丰富的意思。它有时表示邪恶的、残忍的戎人,也可以指代凶猛勇猛的战士,或者是对敌人的侮辱性称谓。

拆分部首和笔画

鬼戎的部首是鬼,它包含了笔画儿、彡和田。整个汉字"鬼戎"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鬼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剥卦》中:“曷剥?復自道,也。鬼戎,吉,无咎。”这里的“鬼戎”是指蛮夷的部落,特指北方游牧民族。

繁体

繁体字“鬼戎”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汉字的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对于“鬼戎”,当时的写法可能稍有差异。然而,由于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我们无法准确描述古代汉字的写法。

例句

1. 这个部落的酋长是个勇猛的鬼戎战士。

2. 在历史上,中原文明和北方的鬼戎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组词

1. 鬼魂:指死者的灵魂。

2. 战士:指从事战斗的人。

近义词

1. 蛮夷: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2. 猛士:指勇猛果敢的战士。

反义词

1. 文明:指对人文科学有了了解并在生活中加以表现。

2. 和平:指没有战争和冲突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