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署印的意思、署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署印的解释

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言官例转反诘》:“首揆怒其异己,遂改命侍郎 杨时乔 署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县里此时缺大尹,却是一个都司断事在那里署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署印指古代官员代理或暂时代理某一官职,并执掌该官职印信的行为。这一术语多见于明清时期的官制文献,强调职务的临时性与代理性质。

核心含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 署:意为“代理、暂任”,《康熙字典》引《说文解字》释为“部署,有所网属”,引申为临时任职。
    • 印:指官印,象征官职权力。执印即代表行使职权,如《清史稿·职官志》载“官印为信,授事受成”。
  2. 历史语境中的用法

    清代文献中,“署印”常见于地方官制。例如:

    州县官出缺时,由上级指派佐贰官(如县丞、主簿)署印,代行正印官职责,直至新官赴任 。

    此场景下,“署印官”虽无正式任命,但需处理刑名、钱谷等政务,权责与正官无异。

权威文献佐证

与现代术语的关联

“署印”区别于“实授”(正式任命),近似现代“代理职务”。其核心特征为:


参考资料

  1. 《清会典事例》电子版(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00008

  2. 《儒林外史》原文(书格文库):

    https://www.shuge.org/ebook/ru-lin-wai-shi/

网络扩展解释

“署印”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代理官职(核心含义)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官员因故无法履职时,由他人暂时代理其职位。由于官印象征权力,代理者需执掌原官员的印章,故称“署印”。

    • 字义拆分:“署”意为代理、暂任;“印”即官印,代表官职权威。
  2. 历史用例
    明代文献《野获编》提到,首辅因不满言官,改命侍郎杨时乔“署印”;《初刻拍案惊奇》中也有县官空缺时由都司断事“署印”的记载。

二、签署印章(引申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署印”可理解为签名盖章的行为,表示对文件或决策的认可。例如:“领导署印后方可生效”。但这一用法在现代更常见于“签署用印”等表述,与古代核心含义略有差异。

三、权威性说明

高权威来源(如沪江词典)均以“代理官职”为首要解释,而“签署印章”的用法多见于现代引申或特定语境。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上下文判断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万富翁崩鲠币马不哼不哈怅怅不乐揣与石谷赕钱得失迭不得董理逗殴斗蚁哆弄放言高论费话肥洁分定逢龙干陵广座鼓步号帘晧天建丑剪定讲会碱气轇结饥厄金汞进善惩奸倦致鶪鶪领承乱点鸳鸯谱挛废默不做声刨梢飘茵落溷谦志旗警奇蓝弃外驱驱人径热心苦口戎帐社会学书坛谇帚德耡僮蒙文静武贲无动于中乡合香头销镕哮咷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