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晓警睡。《周礼·地官·鼓人》“凡军旅夜鼓鼜” 汉 郑玄 注:“《司马法》曰:‘昬鼓四通为大鼓,夜半三通为戒晨,旦明五通为发昫。’”原作“晨戒”,据 阮 校改正。 宋 冯可迁 《<对床夜语>序》:“时将夜半,翦烛疾读,不能去手,大类 葛常之 《韵语阳秋》,鸡戒晨而毕。”参见“ 戒旦 ”。
“戒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析如下:
古代军事用途
源自《周礼》中的记载,古代行军时通过鼓声传递信号:
引申意义
除字面含义外,还可比喻对潜在危机保持警觉,尤其强调在看似平静的清晨或初期阶段不可掉以轻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中的用法,可查阅《周礼》或汉代郑玄的注释原文。
“戒晨”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指戒除晨夜。其中,“戒”表示戒除、禁止,而“晨”表示清晨、早晨。
“戒晨”的拆分部首为“扌”和“日”,其中,“扌”是手部的部首,“日”是阳光的象形部首。这个词的总笔画数是12。
“戒晨”一词源自佛教用语,指的是禁止清晨过早起床。在繁体中,这个词的写法是「戒晨」。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关于“戒晨”的古体写法,具体需要查找相关资料以获得确切信息。
1.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戒晨,多休息。
2. 忙碌的生活让我早早起床,我需要学会戒晨。
戒吃晨食、戒晨晚、戒晨起床、戒晨侈、戒晨随、戒晨会、戒晨早晚等。
禁晨、制晨、克晨。
早起、晨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