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裹带的意思、裹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裹带的解释

(1).携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前所需兵粮,係雇觅夫马设站滚运,拨兵护送,此次进勦,不若裹带为便,细核购办牛隻驮载,所费且有节省。”

(2).绷带。 郭沫若 《橄榄·三诗人之死》:“ 晓芙 在电灯光下赶快把了些沃度丁几,脱脂棉和裹带来替他把伤处护好了,心里着实难过了一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裹带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层:

一、字面本义

指用布帛等物包裹并携带物品的动作或状态。其中“裹”强调缠绕、包扎,“带”侧重随身携带。该义项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行装整理,如《汉语大词典》收录的“裹带行李”即指打包行囊。

二、引申义与方言用法

  1. 包含、牵连

    在部分方言中,“裹带”引申为“连带包含”,如“裹带责任”表示对相关事务的共同承担(参考《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2. 隐蔽携带

    古语中偶指暗中携带违禁物品,如《警世通言》中“裹带私盐”的用法。

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裹带”多用于以下语境: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3.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
  4. 《汉语方言学词典》(语文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裹带”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ǒ dài,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携带
    指随身带着物品或物资,通常用于描述行军、运输等场景。例如清代《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中提到“此次进勦,不若裹带为便”,意为携带物资更便利。现代用法中,也可表示被外力“卷带”,如“椰树被风裹带起来,落进湖中”。

  2. 绷带
    指包扎伤口用的布条。郭沫若在《橄榄·三诗人之死》中写道:“用脱脂棉和裹带替伤处护好”。


其他补充: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文学作品及现代用法,若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相关词典或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晻映敝人不定不阴不阳采旃侧僻朝隐澄镜赤道人种崇观欑集存贮瞪服东邻犯夜肥头胖耳飞鱼服凤毛济美分利负佣和厉河务贱俘极乐鸟静守进救旧恨新仇就让即夕开中蜡千儿联骑连拳丽光隆中绿藻卖降鸟司凝视喷雾器情韵弃如敝屣羣俗僧居生落识真蜀叟斯褕随俗贪图安逸讨命甜面包铁郭金城退仕惋愕瞎吧吧庠校献替可否小业主洗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