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退仕的意思、退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退仕的解释

辞官。《隋书·李德林传》:“收拙里閭,退仕乡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退仕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退”与“仕”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官吏辞去官职,不再担任职务。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分层次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退

    本义为“向后移动”,引申为“离开”“辞去”。如《说文解字》释:“退,卻也。”在官职语境中特指卸任、离岗。

  2. 指担任官职。《说文解字》注:“仕,学也”,后专指“做官”,如《论语·子张》云“学而优则仕”。

构词逻辑:二字结合形成动宾结构,“退”为动作,“仕”为对象,即主动脱离官职体系。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定义:“辞去官职。”

    例证引《后汉书·周燮传》:“(燮)辞病而退仕。”指称病辞官。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0卷第128页。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义:“离职不再做官。”强调主动终止仕途的决断性。

    来源: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93页。

  3. 《辞源》(第三版)

    注:“去官,辞官。”并指出其近义词为“致仕”(古代指官员退休),但“退仕”更侧重主观辞任。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3102页。


三、文化语境与使用规范


四、经典文献例证

  1. 《后汉书·周燮传》

    “十辟公府,九举贤良方正,皆不就……遂辞疾而退仕。”

    (多次拒绝征召,最终称病辞官)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卷五十三。

  2. 《南齐书·高逸传》

    “(臧荣绪)隐居京口,退仕不交。”

    (辞官后隐居不与权贵交往)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南齐书》卷五十四。


结论:“退仕”是承载中国古代官制文化的专有动词,其权威释义需结合字源、制度及文献用例综合界定,核心指向官吏主动辞离职位的行为,区别于被动免职或自然退休。

网络扩展解释

“退仕”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退仕(tuì shì)指官员主动辞去官职或退休,常用于古代语境中。该词由“退”(主动离开)和“仕”(官职)组合而成,强调自愿离职的行为。


二、发音与结构


三、来源与用法

  1. 历史文献引证
    出自《隋书·李德林传》:“收拙里閭,退仕乡邑。”意为辞官后归隐乡里。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员因个人意愿或年迈而辞官,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

四、相关词汇


五、现代延伸

在当代,“退仕”更多见于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如描述古代人物生平或隐退仕官的典故。

如果需要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具体案例,可参考《隋书》等文献或相关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挨肩擦膀变骇飙流不敢后人惨境惨舒朝纬朝蜏大饥丹藕邓通低消耗斗盎鹅腿子放欢封留瓜子贵宝锢陋裹腿牿委寒具合钤红丁后园皇粮会董货赂夹当,夹当儿轿马津干惊荒净价空单累絷刘备刘柳龙御上宾冕冠明赡溺志辟彊请辠去日鍒颖色象烧刀子涉笔圣慈升赏实理失足师尊顺爱私邸泝述堂溪味美思相猷细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