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贱俘的意思、贱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贱俘的解释

降臣对自己的谦称。 晋 李密 《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贱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àn fú,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核心含义:降臣的谦称

  1. 基本释义
    指投降的臣子对自己的谦称,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场合,表达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自谦态度。例如晋代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通过“贱俘”一词强调自己作为亡国者的卑微身份。

  2. 词源解析

    • 贱:本义为“低贱、卑微”,引申为谦辞,如“贱姓”“贱内”。
    • 俘:原指战争中被擒获的人,如“俘虏”。
      二字结合后,特指因战败投降而地位低微的人,后演变为降臣的自谦用语。

二、引申含义:被轻视的人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提到,“贱俘”可比喻“被人轻视、看不起的人”。例如在非正式语境中,可能用此词形容社会地位或能力低下者,但这一用法较为少见,且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典型用例

  1. 《陈情表》中的经典引用
    李密以“亡国贱俘”自称,既表明自己曾属敌国降臣的身份,又通过自谦表达对当朝皇帝的恭敬。
  2. 古代降臣的文书用语
    常见于归顺者向新君主表忠心的文书中,用以降低自身姿态,凸显对新政权的臣服。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陈情表》原文或古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贱俘》是什么意思

《贱俘》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被俘虏的敌方士兵或平民。贱指低贱,指这类人在战争中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成为敌人的俘虏。

贱俘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贱俘》的拆分部首为贝(bèi)和亻(rén),拆分后的笔画为14画。

贱俘的来源

《贱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早在《汉书·律历志》中就有记载。在古代战争中,获得敌人的俘虏被视为一种战果,其中被俘的敌方士兵或平民被称为贱俘。

贱俘的繁体字

《贱俘》的繁体字为「賤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变化,不同于现代汉字的写法。古时候《贱俘》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请参考古代典籍和文献以获取确切的古代写法。

贱俘的例句

1. 在这场战争中,很多敌方士兵成了贱俘,被带回了我军的阵营。

2. 这些贱俘被安置在临时的俘虏营地,接受审讯和盘问。

贱俘的组词

贱役、俘虏、战俘、捕虜、俘掳等。

贱俘的近义词

俘虏、战俘、捕虏、俘掳等。

贱俘的反义词

解救、释放、脱困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