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贱俘的意思、贱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贱俘的解释

降臣对自己的谦称。 晋 李密 《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贱俘"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贱"和"俘"两个语素构成。从构词法分析,"贱"为形容词性语素,本义指价格低廉,《说文解字》释为"贾少也",引申指社会地位低下;"俘"为名词性语素,《玉篇》释作"囚也",指战争中被擒获之人。二者组合后,"贱俘"在文献中主要呈现三重语义特征:

一、作为自谦称谓。古代战败者向胜利者呈递文书时,常以"贱俘"自称以示臣服,如《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晋侯使郤乞告瑕吕饴甥时自称"贱俘"。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礼制中的"自卑而尊人"原则,符合《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的规范。

二、指代俘虏身份。在军事语境中指被俘的士卒,《资治通鉴·唐纪》有"虏其贱俘"的记载,此处"贱俘"特指战争中被俘的普通士兵,与"将帅"形成地位层级对比。该用法可参照《汉语大词典》"俘虏"词条释义。

三、文学修辞功能。唐宋文集中常见以"贱俘"自况的修辞手法,如韩愈《进学解》"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虽未直用"贱俘"但承袭了类似的谦卑表达范式,这种用法在《古文观止》注疏中多有解析。

该词的语义演变印证了王力《古代汉语》所述"谦敬副词系统在历史文献中的嬗变轨迹",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主要存现于历史文献研究与古典文学创作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贱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àn fú,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核心含义:降臣的谦称

  1. 基本释义
    指投降的臣子对自己的谦称,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场合,表达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自谦态度。例如晋代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通过“贱俘”一词强调自己作为亡国者的卑微身份。

  2. 词源解析

    • 贱:本义为“低贱、卑微”,引申为谦辞,如“贱姓”“贱内”。
    • 俘:原指战争中被擒获的人,如“俘虏”。
      二字结合后,特指因战败投降而地位低微的人,后演变为降臣的自谦用语。

二、引申含义:被轻视的人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提到,“贱俘”可比喻“被人轻视、看不起的人”。例如在非正式语境中,可能用此词形容社会地位或能力低下者,但这一用法较为少见,且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典型用例

  1. 《陈情表》中的经典引用
    李密以“亡国贱俘”自称,既表明自己曾属敌国降臣的身份,又通过自谦表达对当朝皇帝的恭敬。
  2. 古代降臣的文书用语
    常见于归顺者向新君主表忠心的文书中,用以降低自身姿态,凸显对新政权的臣服。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陈情表》原文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爱人好士变证簸采逋孽布展参逐春官试龊巷促密打顿,打顿儿电感点查调利访闻飞沈更难仆数根皮,根被还即回逝辉暎贱买贵卖肩摩毂接景靡荆南警辟静婉姬侍久策僦钱句投开口跳跨轶窥竞磊落不羇撩斗厘豪陵威礼轻人意重龙变眊悼毛举细务磨合罗暮纪脑户軿訇朴廉迫劫窍会全图如臂使指散消摇市惠嗜进首冲説啰説皁诉理跳激危患象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