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河务的意思、河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河务的解释

清 代指疏治河道、修筑堤岸等治水事务。多指治理 黄河 。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皇帝御极之元年,命 山东 按察使 齐苏勒 总督 河 务。”《清史稿·河渠志一》:“至海道虽不畅通, 河 务未可全废,此时治 河 之法,不外古人‘因水所在,增立隄防’一语。” 周汝昌 《曹雪芹小传》二六:“ 尹继善 在 雍正 六年,就官授内阁侍读学士,协理 江 南河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河务指与河流治理、管理相关的各项事务,尤其特指历史上对黄河、运河等重要水道的防洪、疏浚、漕运等系统性水利工程与管理活动。其核心在于通过工程措施与行政管理,保障河道安澜、航运畅通及沿岸民生安全。

一、基础释义

从汉语构词看,“河”泛指天然或人工水道,“务”指事务、职责。合称“河务”,即专司河道治理与管理的政务。传统上,该词多聚焦于黄河、运河等对国家经济命脉影响重大的河流,涵盖堤防修筑、汛期防汛、河道疏浚、漕粮运输协调等职责。其目标兼具防灾(防决口、防泛滥)与利用(保漕运、促灌溉)双重性质。

二、专业内涵

在水利工程语境中,“河务”是一套综合管理体系:

  1. 工程维护:包括堤防(如黄河大堤)的“岁修”(年度加固)、险工段抢护、河道清淤(防淤塞导致洪水漫溢)等。
  2. 汛防调度:建立汛期巡查、预警、抢险制度,调配人力物资应对洪峰。
  3. 漕运保障:为维持运河贯通以输送漕粮(如京杭大运河),需协调水源补给、闸坝启闭、浅段疏浚等。
  4. 机构设置:历史上设有专职河道总督、河工衙门,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河务官僚体系。

三、现代延伸

当代“河务”概念扩展至流域综合管理,涵盖: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志·河政篇》.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官方机构权威史料)
  2. 河海大学水利史研究所.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运河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高校专业研究)
  3. 国务院.《河道管理条例》. 中国政府网. (现行法规依据)
  4.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地理学视角的河务演变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河务”是一个历史性较强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侧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河务”指清代官方对河道的治理事务,主要包括疏浚河道、修筑堤岸、防洪治水等工程管理,尤其以黄河治理为核心。该词由“河”(水道)与“务”(事务)组合而成,字面意为“与河流相关的事务”。

二、历史背景

  1. 起源与发展
    清代因黄河频繁泛滥,朝廷设立专门机构(如河道总督)统筹治水,形成“河务”这一行政概念。例如雍正元年曾命官员齐苏勒总督河务,负责黄河疏治。
  2. 文献记载
    《清史稿·河渠志》提到“河务未可全废”,强调治河需遵循“因水所在,增立堤防”的原则。

三、现代延伸

当代语境中,“河务”可泛指河流管理相关事务,如防汛、生态维护等。例如山东黄河河务局负责监测凌汛、植树护堤等具体工作。此外,该词也被引申为承担重要管理职责的象征(如成语用法)。

四、应用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清代河务制度或黄河治理史,可参考《清史稿》及地方水利志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沉沉闇塞百夫雄白卫别解步走岑寂茶汤壶打底子捣乱登戒琱文笛膜低容多昝访择番僞奉访附比负蠜告事拱肩盥栉古老钱怀抚胡掳忙乱魂销狡慧焦响竟尔惊栗津逻捐花样箘簵刻牙鬼捞铃梁狱两杖鼓笼络买卖婚姻名川明章瞥裂皮鞋清减秋课全佑三日成魄山公启事盛极一时石璧实叟说合填街塞巷头香油徒维维纲吾家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