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甘露灭的意思、甘露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甘露灭的解释

佛教语。犹涅槃,寂灭。《维摩经·佛国品》:“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僧肇 注:“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幽人白玉观,大士甘露灭。”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陈莹中罪供不当称甘露灭》:“世尊以大方便晓诸众生,令知根本而妙意不可以言尽,故言甘露灭。灭者,寂灭;甘露,不死之药。所谓寂灭之体而不死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甘露灭"是一个源自佛教典籍的专有名词或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槃(Nirvana)的一种特质或状态。它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解释需要结合佛教义理。以下是基于佛学词典和经典的解释:

  1. 核心含义:

    • 甘露: 在佛教中常比喻为殊胜的法味、能滋养法身慧命、能解脱生死烦恼的妙法,或指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本身。它象征着清净、永恒、无上、能灭除热恼(烦恼)的殊胜功德。
    • 灭: 指熄灭、寂灭,特指熄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烦恼(贪、嗔、痴等)和业力,达到烦恼永尽、生死永息的境界,即涅槃。
    • 甘露灭: 合起来意指“如同甘露一般能彻底灭除一切烦恼、证得究竟涅槃的境界”。它强调涅槃境界具有像甘露一样能除热恼、得清凉、获永生的不可思议功德。
  2. 佛教义理中的阐释:

    • 这是对涅槃境界的一种赞美性、描述性的称谓。涅槃并非简单的消亡,而是超越生死、烦恼寂灭、获得永恒寂静与安乐的最高解脱状态。“甘露灭”突出了这种境界的积极价值——它像甘露一样珍贵、美妙、能带来究竟的安乐和解脱。
    • 它体现了涅槃的功用:能灭除众生因无明烦恼而产生的种种“热恼”(痛苦煎熬),带来究竟清凉。
    • 在修行实践中,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如法修行,最终证得“甘露灭”,是佛教徒的终极目标。
  3. 典籍出处(示例):

    • 此词可见于诸多佛教经典和论典。例如,在描述佛陀或阿罗汉证悟的境界时,会用到类似表述。
    • 一个著名的出处是《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在其中的《佛国品》或相关注释中,常将佛陀的教法或所证境界比喻为“甘露法”或指向“甘露灭”。(请注意:具体章节可能因译本和版本略有差异,但此概念与该经思想高度契合)。
    • 佛学辞典如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或《佛光大辞典》等,通常会收录此词条并作解释。

“甘露灭”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指如同甘露一般能彻底灭除一切烦恼、生死热恼,从而证得的究竟涅槃境界。它着重强调涅槃境界所具有的能带来究竟清凉、永恒安乐和解脱的殊胜功德。

来源说明: 由于“甘露灭”是专业佛教词汇,其权威解释主要来源于佛教经典(如《维摩诘所说经》)及权威佛学辞典(如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星云大师监修《佛光大辞典》)。网络上的佛教资源(如“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CBETA 电子佛典库、各大寺院或佛学机构的网站)可能提供经典原文或相关释义,但直接、详尽的在线词典条目链接较难精确对应。其释义基于公认的佛教教义和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甘露灭”是佛教术语,主要含义与涅槃、寂灭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佛教核心含义

  1. 基本定义
    “甘露灭”指达到涅槃(解脱生死)的寂灭状态,即烦恼彻底熄灭、超越轮回的终极境界。该词由两部分构成:

    • 甘露:象征佛法如不死药,滋养众生;
    • 灭:指熄灭烦恼、证得寂灭。
  2. 经典出处
    《维摩经·佛国品》记载:“得甘露灭觉道成”,僧肇注解称其体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宋代惠洪进一步解释:“灭者寂灭,甘露为不死药,即寂灭之体永恒不灭”。

二、引申与比喻义

部分文献扩展了其内涵:

三、使用场景

  1. 佛教典籍中多用于描述佛陀或修行者的觉悟境界。
  2. 文学作品中常借喻超脱烦恼(如苏轼诗句“大士甘露灭”)。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佛经原文或历史典故细节,可参考《维摩经》、苏轼诗词及汉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圭夫子贲戋边远璧房差越寸阴尺璧得趣丁玲动静有常耳括子发铏奉修浮金富穰告喝够戗故宫禾黍归告国色天姿孤危寒瓜欢意鹄盖缰靶绞急级别禁脔救饥拯溺钧敌军汉军社两权分立涟落俚笃励行轮轓门塾庙战末光木茹弄玄怒臂强本弱枝诠辩盛农生手生脚事本试笔戍御宿鸟苏援滕王阁添附跳磴頽景晩夏围猎问索五色肠下塞上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