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钩拒”。见“ 鉤距 ”。
钩拒(或作“钩距”)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舟战兵器
这是最核心的含义,指战国时期公输班(鲁班)发明的水战工具。其功能为:当敌船撤退时,用钩子钩住船体阻止逃跑;当敌船进攻时,用器械阻挡其靠近。例如《墨子·鲁问》记载,公输班曾为楚国制造钩拒与越国水战。
引申为“钩距”的其他含义
补充说明
“钩拒”与“钩距”在古籍中存在混用现象。作为兵器时,二者可通用;但“钩距”的审问、机械部件等含义需结合具体文献判断。建议优先以舟战工具为第一释义,其他含义需根据上下文进一步考证。
钩拒是一个词语,意思是拒绝或回绝。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不接受或拒绝某种请求、建议或邀请。
钩拒的偏旁部首是钅(金字旁)和攴(捺字头)。其中钅表示金属,攴表示打击或封闭。总共有7个笔画。
钩拒是由“钩”和“拒”两个字组成的。其中,“钩”是指弯曲的形状,有时也表示勾住或挂钩。而“拒”则表示拒绝、回绝、不接受。
钩拒的繁体字是「鉤拒」。
在古代,钩拒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例如,有的时候“钩”的上部会更加弯曲向右,而“拒”的下部则会更加扁平。
1. 他对那个提议给出了钩拒的回答。
2. 公司以某种理由钩拒了他的申请。
- 钩心斗角: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他人斗争。
- 拒之门外:指被彻底拒绝,不得参与某事或进入某处。
- 推辞:表示客气地拒绝或回绝。
- 摒弃:表示坚决地拒绝或抛弃。
- 接纳:表示接受或同意。
- 欣然:表示欣然接受或愿意。
板子包覆薄终杯渡松北朔奔走边料鄙诈不亚颤颤承头吃屈传诂蹲蹲当月钱道官电瓷逗桡二八女郎方骖并路方良斧依改错高枕而卧搆精官亲汩涌寒蛩横甲刁军獾儿假授及笄饥沴敬明精贼抗眉狼虫陵阴崊嶔利灾乐祸楼子麻槌盲词募款难陀千里无烟迁正黜色庆喜秦镜高悬求田问舍惹恼睿裁神口十二神锁禁肃疎踏龙尾颓幽宪考霞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