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官的意思、道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官的解释

(1).掌道教之官。《宣和遗事》前集:“ 政和 四年春正月,置道阶品秩,凡二十六等……又置道官……凡十六等。”

(2).对僧道的敬称。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我白日里就与那道官説来,教他把庙门则半掩着。”《西游记》第十七回:“黑汉道:‘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襴佛衣,诚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为寿,大开筵宴,邀请各山道官,庆贺佛衣,就称为佛衣会如何?’”《金6*6*梅词话》第三九回:“ 玉皇庙 吴道官 ,使徒弟送了四盒礼物。”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道官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道官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均属历史或宗教领域的专有名词:


一、道教体系中的神职官员

指道教内部掌管教务、仪式或宫观事务的神职人员。其职责涵盖主持祭祀、管理道士、维护宗教仪轨等,具有明确的宗教管理职能。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将“道官”释为“道教中掌管事务的官职”,强调其在宗教组织内的管理属性。

《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进一步说明,唐宋时期道教宫观制度完善后,“道官”常由官方任命或道门推举,负责协调宗教活动与世俗事务的关系 。


二、古代地方行政官职

特指中国历史上“道”这一行政区划的行政长官。如唐代的“观察使”、宋代的“提点刑狱公事”等,均属道级官员,掌管辖区内的民政、司法或监察事务。

来源依据: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指出,“道官”在历代职官体系中指“一道之长官”,如明代在边疆设置的“道员” 。

历史学者严耕望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分析,汉代至明清的“道”作为监察区或行政区,其长官职能虽历代演变,但“道官”始终是中央与州县之间的重要行政节点 。


补充说明

“道官”一词的语义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在宗教语境中指向道教神职体系,在政治制度中则指地方行政职务。二者虽同形,但职能与背景截然不同,需通过文献上下文加以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

“道官”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掌管道教的官职

  1. 历史背景
    宋代政和四年(1114年),朝廷设置“道阶品秩”制度,将道教官员分为26个等级,并设立“道官”职位,共16等,专门管理道教事务。这一制度体现了古代政府对宗教事务的规范化管理。

  2. 职能范围
    道官负责道教内部的等级划分、仪式规范及宗教活动监管,属于行政与宗教结合的特殊职位。


二、对僧道人士的敬称

  1. 文学记载
    元代杂剧《生金阁》和明代小说《西游记》《金瓶梅》中,均用“道官”尊称僧人或道士,例如《西游记》中黑风洞妖怪称“邀请各山道官庆贺佛衣”。

  2. 社会文化意义
    这一用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宗教人士的尊重,尤其在民间文学中,“道官”常代指德高望重或有法力的僧道。


三、其他引申含义(较少见)

个别文献(如)提到“道官”指古代管理道路、桥梁的官员,但此解释未见于主流权威典籍,可能为地域性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


该词的核心含义集中于道教官职和对宗教人士的尊称,其他解释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宣和遗事》《西游记》等原著或宗教制度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居易巴士炳琅冰鲤不直床箦疵杂厝兆单绡达丧东风第一枝笃速速罚作浮萌浮靡浮烁干松广渊骨嘟鼓乐齐鸣海氛黄帐花曲胡福赍奉籍馆急慌烬灭祭仪絶叹拘绁口珠愧佩连罚疗贪流口常谈沦蕰慢淫鸣雁直木棿拟偏出屏置迁京佥然穷窭崎险絇履群谤群扰容居戎吏山桂十六相掏肠剖肚瓦殿危悬文牍线虾销货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