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灾乐祸的意思、利灾乐祸的详细解释
利灾乐祸的解释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宋 文天祥 《吊五木》诗序:“至晚,北兵绕山后薄 赣 军, 尹玉 当之。 曾全 、 胡遇 、 谢云 、 曾玉 先遁走, 尹玉 死焉。 张 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词语分解
- 利的解释 利 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刀口快,针尖锐,与
- 祸的解释 祸 (禍) ò 灾殃,苦难:祸殃。祸害。祸患。祸根。祸端。祸首。祸事。战祸。惹祸。祸从口出。祸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危害,使受灾殃:祸国殃民。 福 笔画数
专业解析
"利灾乐祸"是"幸灾乐祸"的常见误写形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解释,正确成语应为"幸灾乐祸",指对他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的负面心理状态。该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进一步阐释为"在别人遭遇不幸时非但不同情,反而产生愉悦情绪"。
从构词法分析,该成语为并列结构:"幸"本义为意外得到好处(《说文解字》),"乐"表示愉悦情绪,二者共同构成对灾祸的负面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指出,其最早可追溯至《左传·僖公十四年》记载的"幸灾不仁"典故,后经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整合定型。
在语义演变方面,《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记载该词经历了从具体指战争灾祸到泛指各类人生挫折的扩展过程。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评缺乏同理心的行为,如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所举用例:"看见别人失败便幸灾乐祸"。
权威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利灾乐祸”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读音:lì zāi lè huò()。
- 含义:指见到他人遭受灾祸时不仅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与“幸灾乐祸”语义相近,但更强调因他人灾祸而获得利益或满足感。
二、出处与典故
- 来源:出自宋代文天祥《吊五木》诗序:“张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该典故描述南宋将领张全面对友军受困时袖手旁观,甚至对同僚的灾祸感到快意。
三、结构与用法
- 结构分析:
- 利:指利用或从中得利;
- 灾:指灾祸、不幸;
- 乐祸:对灾祸感到快乐。
整体强调“因他人不幸而获得利益或心理满足”。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如“他利灾乐祸的态度令人不齿”。
四、近义词与感情色彩
- 近义词:幸灾乐祸(语义相近,但“利灾乐祸”更突出利益关联)。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但实际使用中多含贬义,批判冷漠自私的态度。
五、示例与延伸
- 例句:
“公司竞争对手陷入危机时,他竟利灾乐祸地趁机抢占市场。”
- 延伸思考:
该成语反映了人性中对他者苦难的冷漠,常用于警示人际交往中应避免此类心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宋代文天祥《吊五木》原文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哀鸿遍地百无所成财产权颤笃簌长御侈服迟声穿宫黨翼稻秫弟徒渡过督脉钝响阏伯服务工业部门改脩革凡登圣鼓盖谷积合长鸿塞黄采缓期毁駡蹇脩蛟川角条激忿戟架静胜积年累月矜尚巨槛辽视疠风令箭卢李忙工秘臧墓庭披敷平方米魄光铺食谴勑棋敌青箓轻疎却才搉虑阙逸忍垢善待盛粮信眉首实顺接肆察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