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八女郎”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文学性表达,其核心含义指代十六岁左右的年轻女子。以下从汉语词典及语言学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二八”的数学本义
“二八”即数字相乘(2×8=16),在古汉语中常用作年龄的婉辞,特指十六岁。该用法源于古人以数字乘积代指年龄的修辞传统,如“三五之夜”指农历十五。
“女郎”的语义
“女郎”指年轻女子,含端庄或未婚之意(《汉语大词典》)。组合后“二八女郎”强调女子正值青春芳华的年纪,兼具少女的朝气与初成的风韵。
古代诗文用例:
最早可追溯至南朝乐府诗,如《碧玉歌》:“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破瓜”即“二八”拆分(瓜字拆为二八),后成为十六岁的代称。唐代刘禹锡《赠李司空妓》亦有“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之句,暗含对年轻歌妓的描写。
社会语境: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十六岁待嫁,“二八”象征人生最富活力的阶段,常见于形容佳人、歌妓或闺秀的文本中(王力《古汉语字典》)。
现代汉语中,“二八女郎”属文学化表达,多用于诗词、小说或怀旧语境,日常口语极少使用。需注意: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
【条目】“二八”:指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条目】“女郎”:年轻女子。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
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5227-7
释“二八”为数字乘积代指年龄的修辞法。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刘禹锡诗作中对“二八”年龄的文学化运用。
“二八女郎”是以数字修辞凝练出的文化意象,其生命力源于汉语特有的简约美学与历史积淀,使用时需兼顾语言规范与文化敏感性。
“二八女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二八”指十六岁(即“二乘八”的年龄),特指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形容年轻貌美的少女。例如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瞳人语》中描述:“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用法与结构
扩展信息
例句与应用
现代用法中,可结合语境灵活使用,例如:“她曾是明艳动人的二八女郎,如今已褪去青涩。”(参考的造句逻辑并改编)
如需更多例句或相关成语接龙,可查看来源网页。
薄寒惭吝承认侈衒寸长大阿福打拦黨邪醜正堆积如山房科分弦扞制公庙宫孙鬼狐缠归拢海角天隅函购哼哈二将和邱化日光天交感神经家长里短九经驹留闿门括次连干梁燕龙衣镂榜路境率语马陆渺緜穆静旁游偏箱车平剑铺观墙有耳青鸦鸦汝州风色弱守恒水镖四禅天讨没趣岧崹土坎徒谪王市文降物伤其类污濊闲局掀雷决电先兄狭心症豨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