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钩饵的意思、钩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钩饵的解释

亦作“钩饵”。1.钓钩和鱼饵。《庄子·胠箧》:“鉤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於水矣。” 成玄英 疏:“钩,钓也。饵,鱼饵也。”《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然而高鸟未挂於轻缴,渊鱼未悬於鉤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 刘良 注:“鉤,钓也。” 宋 苏轼 《鱼》诗:“自从识鉤饵,欲见更无因。”

(2).引诱。《孔丛子·公仪》:“今徒以高官厚禄钩饵君子,无信用之意。”

(3).比喻引诱人的东西。《孽海花》第三二回:“他想把她来做钩饵,在紧急时钓取将士们死力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钩饵”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钓钩和鱼饵,即钓鱼时使用的工具。这一本义源自古代渔猎活动,如《庄子·胠箧》中提到“鉤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於水矣”。

  2. 比喻义
    引申为引诱他人的手段或物品,常见于描述通过花言巧语、利益诱惑等方式达成目的。例如《孽海花》中“他想把她来做钩饵,在紧急时钓取将士们死力的”。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人际交往、谈判或交易中,形容诱骗行为。如《孔丛子·公仪》批评“以高官厚禄钩饵君子,无信用之意”,强调手段的不正当性。

  4. 词源与文献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后曹植在《求自试表》中写道“渊鱼未悬於鉤饵”,苏轼亦有诗句提及“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均强化了其“引诱”的隐喻色彩。

  5. 近义词与相关概念
    类似表达包括“诱饵”“圈套”等,均含“通过吸引达成目的”的意图。

“钩饵”既指实物工具,也暗含社会行为中的策略性引诱,需结合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钩饵》的意思

《钩饵》这个词的意思是用钩子装在钓鱼线上,以吸引鱼儿上钩。钩饵通常是指鱼饵或者钓饵。

拆分部首和笔画

《钩饵》这个词是由钩(钅)和饣组成。钩的部首是钅(金),饣的部首是食(饣)。钩的笔画数为9,饣的笔画数为8。

来源与繁体

《钩饵》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钓鱼技术的发展。在古代,人们使用钩子装在钓线上,用来吸引鱼儿咬钩。繁体字中的《钩饵》为「鉤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有所不同,古时候《钩饵》的写法为「鈎餌」。

例句

1. 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去捕捉鱼儿,但是鱼儿却对我的钩饵无动于衷。

2. 钓鱼需要合适的钩饵,才能增加捕获的机会。

组词

1. 钓鱼(diao yu)

2. 钓饵(diao er)

3. 鱼饵(yu er)

4. 钓线(diao xian)

近义词

1. 饵料(er liao)

2. 诱饵(you er)

3. 诱惑物(you huo wu)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北极碑宇毕究不端吃不过赤绋螭头舫崇论闳议窜逃斗紫发举分付奉觞骇叹好胜煌煌幻形奸咎郊鄽攲侧局踖旷劫狂呓连鬓胡须两大力臣落力冒籍睦崇曩古偏狥岐峻轻恬绮腻穹石遒隽溽景散迸三齐砂锣勝屠饰理石台疏记溯流徂源俗媚太昊淘米田祭天序土户脱粒机妄诛尉斗违指文按像儿校人械筏胁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