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骇叹的意思、骇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骇叹的解释

见“ 骇叹 ”。


亦作“駴嘆”。惊叹。 晋 庾阐 《恶饼赋》:“王孙骇叹于曳绪,束子赋弱于春緜。”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衢路观者如堵,无不骇叹。” 明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下:“此祠毁民房二千餘间,起建宫殿九重,宏丽为古今所无,建标祠所,直书大工,见者骇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旋视 牛 ,颜色惨变,委衣於地,化为黑气,亦寻灭矣。母子骇叹,举衣冠而瘞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骇叹(hài tàn)是由“骇”与“叹”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指因极度震惊、意外或恐惧而发出的感叹,强调情感冲击的强烈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骇(hài)

    本义指马受惊,引申为震惊、恐惧。《说文解字》释:“骇,惊也。”如“骇人听闻”即形容事件令人极度震惊。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2. 叹(tàn)

    表示感慨、叹息,如“赞叹”“哀叹”。此处强调因强烈情绪引发的感叹反应。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词义解析


三、经典用例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

“倘使伊孛生(易卜生)是中国作家,怕要被骂到不敢动笔罢……然而这结果,却会使看客们骇叹。”

(表达读者对文学批判力度的震惊与深思)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点 情感强度
骇叹 震惊+感慨交织 ★★★★☆
惊诧 侧重意外性 ★★★☆☆
惊叹 震惊+赞叹(无负面义) ★★★☆☆

五、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释“骇叹”为“惊骇感叹”,引清代黄钧宰《金壶浪墨·吴门秀士》为例。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强调其“书面语”属性及强烈情感色彩。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

    收录“骇”的惊惧义项,佐证其古汉语渊源。


六、典型使用场景

  1. 文学描写:刻画重大变故后人物的心理冲击(如战争、灾难);
  2. 新闻评论:评价颠覆性事件(如科技突破或社会丑闻);
  3. 历史叙述:形容时人对历史剧变的反应(如朝代更迭)。

网络扩展解释

“骇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详细阐述:

一、基本释义
“骇叹”指对超出常理或预期的事物感到极度惊讶或震惊,强调情感冲击的强烈性。拼音为“hài tàn”,繁体写作“駭嘆”。

二、使用场景
多用于以下情境:

  1. 听闻震撼消息:如突发重大事件或颠覆认知的言论。
  2. 目睹惊人现象:如技艺高超的表演或罕见的自然奇观。
  3. 遭遇意外事件:如经历超出常理的突发变故。

三、历史用例

四、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常见同义词包括“惊叹”“震惊”,二者均强调心理层面的强烈波动。

“骇叹”通过文学与日常语境传递情感张力,其使用需结合具体情境,常见于描述超乎寻常的人、事、物引发的震撼反应。如需进一步考据古典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6、7中的古籍引例。

别人正在浏览...

安扎拜惠百折不屈背篷襞牋超俗痴长垫球东门逐兔遁迹藏名飞幕丰年祭风趣横生坟墓副研究员高层建筑公度乖僭含敛怀圣寺挥挥解铺禁仓酒罇居尝句抹抗生素可怜枯泉老鹰蜡享令闻令望里士灭化明德惟馨抹颩末校泥土弄姿清富青泥坂劝进表麴尘涉手食辨劳薪势头睡狮数奇不偶缩腹肃慎之矢天空天袠退军无路可走武士无行止霞焕湘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