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分付的意思、分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分付的解释

(1).分别付与。《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三国志·魏志·鲜卑传》:“ 比能 众逐彊盛,控弦十餘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寳箭两百隻,分付与二大臣。”

(2).交给。 唐 白居易 《题文集柜》诗:“身是 邓伯道 ,世无 王仲宣 ;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宣和遗事》前集:“故 尧王 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华山 出家去也。”

(3).付托;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 杨恢 《祝英台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覊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4).嘱咐;命令。 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謫仙。”《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説话。’”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 嘉定 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5).指交代;讲明。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浅顰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7).处置;发落。 宋 石孝友 《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戚汉老 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分付”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汉语词汇含义(古汉语用法)

“分付”是“吩咐”的同义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和诗词中,主要有两种含义:

  1. 发落、处理
    例如元代戏曲《争报恩》中的用法:“分付这一桩公事去来”。
  2. 交付、嘱咐
    如《京本通俗小说》中提到的“分付临安府差人”,表示委托或指示他人完成某事。
    此外,在诗词中常引申为情感寄托,如“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二、金融产品名称(现代用法)

“分付”是腾讯微信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主要特点如下:

  1. 功能定位
    用户可先消费后还款,支持餐饮、购物、观影等场景支付,类似信用卡分期,但更灵活。
  2. 计息规则
    按日计息,支持随时还款且无手续费;逾期将收取罚息,并可能限制支付功能。
  3. 开通方式
    需通过微信钱包申请,采用白名单邀请制,需绑定银行卡并积累信用记录。
  4. 使用限制
    不可用于发红包、转账或套现,仅限已开通商家收款码的商户使用。

提示: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付》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按照规定或要求将某事物分别交付给各方或个人。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分”字的部首,“八”,右边是“付”字的部首,“寸”。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是分(二画)和付(五画)。《分付》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方文书,用于传达命令或规定事项的分派。在繁体字中,《分付》保持了和简体字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古时候,汉字写法没有统一标准,但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显示,《分付》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写法略有不同,主要在字形的变化上。例如,金文中的写法可能更加曲折,但整体仍保持了“分”和“付”的结构。一个典型的例句可以是:“请您将这些文件分付给相关部门。”其中,“分付”表示将文件按照要求分别交付给相关部门。与“分付”相关的组词有:“分配”、“付出”和“分派”。近义词可以是“委托”、“指派”和“交付”。反义词可能是“合并”或“集中”。

别人正在浏览...

捱靠表举不麛不卵重适虫籀窗幔闯席次相耽酒搭趿点触彫章砥淬蹀躞不下都都摸摸恶文讹言遏佚反身非量扶助刚齐瑰意琦行故行杭剧好儿后臀歡扰脚蹼解体击咎锦囊妙计近途挤塞夸豪夸美匡俗冷眼谋犹脑华骈蕃千载一会齐白石七品琴堂趋朝让还辱末申宪施然食相缩微堂选讨理天开眼调峰提干头由頽岸相彷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