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转的意思、公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转的解释

[revolution] 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

详细解释

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的运动。地球等太阳系中的行星、彗星、流星体,绕着太阳转动,或各行星的卫星绕着行星转动,都称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11.5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转的汉语词典释义与科学解析

在汉语语境中,“公转”一词指天体围绕另一质量更大的中心天体沿固定轨道进行的周期性圆周运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并特别强调地球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是该概念的核心范例。这一术语源自天文学领域,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教育体系。

从科学角度解析,地球公转呈现三个关键特征:

  1. 轨道特性:地球公转轨迹为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轨道偏心率约0.0167(《天文学大辞典》第二版)。这种椭圆性导致地球与太阳距离存在近日点(约1.47亿公里)和远日点(约1.52亿公里)的周期性变化。

  2. 运动周期:完整公转周期称为恒星年,精确时长为365日6小时9分10秒(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观测数据)。这一周期直接决定了地球季节更替规律。

  3. 物理效应:公转产生的黄赤交角(约23°26')是形成四季分野和昼夜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NASA行星科学数据库指出,这种轴向倾斜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分布呈现规律性纬度差异。

现代天文学延伸了该术语的应用范畴,如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月相变化)、人造卫星轨道运行等均属公转现象的具体表现。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特别说明,所有受中心天体引力支配的轨道运动均可纳入广义公转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公转”是天文学中的术语,指一个天体围绕另一个质量更大的天体沿着固定轨道进行的周期性运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公转是描述天体(如行星、卫星等)以引力为驱动力,围绕中心天体(如恒星、行星)沿椭圆或近似圆形轨道运行的现象。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2. 关键参数

    • 轨道形状:多为椭圆形,中心天体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地球绕太阳的轨道)。
    • 公转周期:完成一圈轨道运动所需的时间。例如,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5天(一年),月球公转周期约为27.3天。
    • 轨道速度:速度与距离中心天体的位置相关,遵循开普勒第二定律。
  3. 科学影响

    •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和自转轴倾角共同导致四季更替。
    • 潮汐现象:月球对地球的公转引力引发海洋潮汐。
    • 时间计算:公转周期是制定历法的基础(如阳历以地球公转为依据)。
  4. 相关公式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公转周期与轨道半长轴的关系为:
    $$ T = frac{4pi}{G(M+m)} a $$
    其中,( T )为公转周期,( a )为轨道半长轴,( G )为引力常数,( M )和( m )分别为中心天体与公转天体的质量。

  5. 与自转的区别
    公转是“绕外部中心运动”,而自转是“绕自身轴旋转”。例如,地球既绕太阳公转(产生年),又绕地轴自转(产生昼夜)。

示例:太阳系八大行星均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如火星公转周期为687天,海王星为165年)。这一规律也适用于其他恒星系统。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鹤仙罢逐别有人间逞娇呈美捶牛初元词理存志登明选公钿雀东流西上顿混独语贰府芳泽奉命服马富羡公刻关差惯使古话归控汉仗合闹和弱鲎樽黄栗留忽拉岕荈解发金尊空衍匡宋楛箘冷卿料人柳圈路皷鑪橐卯君马执事妙奥辟寒犀恰意青罗帔琼柱桑户深沈示爱十不当一嵩岱跳弹通用化拖腔违难乌黑硖路仙人栽豆械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