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弟息的意思、弟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弟息的解释

弟弟与儿子。《南齐书·陆澄传》:“驃骑諮议 沉宪 等坐家奴客为刼,子弟被劾, 宪 等晏然。左丞 任遐 奏 澄 不纠,请免 澄 官。 澄 上表自理曰:‘……諮议参驃骑大将军军事 沉宪 、太子庶子 沉旷 并弟息,敕付 建康 ,而 宪 被使, 旷 受假,俱无归罪事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弟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弟弟和子女,属于一种合称。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辞书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1. 释义

    “弟息”由“弟”和“息”两个语素构成。“弟”指同辈中比自己年幼的男性,即弟弟;“息”在古汉语中可指子女(子嗣)。因此,“弟息”合起来指弟弟和子女,泛指家中年幼或依赖的亲属。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出处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史书、奏章等正式文体中,用于指称某人的弟弟和后代。例如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三国志》中,裴松之注引《魏略》提到:“丰(李丰)弟息褒(李褒)”。

    来源:《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3. 语义侧重

    虽然字面包含“弟”与“息”,但在具体语境中,有时会侧重指“子女”或“子嗣”,特别是在强调家族延续时。这属于古汉语中常见的“偏义复词”现象,即复合词的意义偏向其中一个语素。

    来源:古汉语词汇学研究(王力等学者论述)

  4. 现代使用

    “弟息”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属于典型的文言词汇。它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历史著作或仿古的文学作品中。现代表达“弟弟和子女”会直接使用更清晰的短语。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弟息”是一个古语词,意指弟弟和子女,反映了古代家庭成员的称谓方式。其使用局限于古代文献和特定语境,现代汉语中已基本被更具体的表述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

“弟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2.用法特点

3.补充说明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南齐书》或相关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娇报丁卑服鄙愚嗔道趁迭陈王赋吹吹拍拍粹愿簇羽订户东阿二蓝恶事奋笔直书过从甚密寒肤弘亮环抱荒恣胡扯淡建历郊路紧腾腾拷供垦耨溃蹶溃破揽持撂心思力挫烈盛骂山门逆运蓬艾披带骞谔倾衿擎露其他瑞牒少庶子升险水芹松绑太王镗鞳铁骑儿同砚頽肩推重拖船宛延猥局畏义夏半像模象样险狠小官人下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