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第三産业的意思、第三産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第三産业的解释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之一。据国家*********的划分,第三产业指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和为提高科技文化、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事业、商业、机器维修业、服务性行业、文教卫生科研事业等。《人民日报》1981.4.29:“在我国,兴办第三产业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最紧迫问题开始。”参见“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第三产业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国民经济中除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以外的其他各类服务性产业的总称,主要提供非物质形态的产品或服务。其范畴涵盖商业、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是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权威定义与分类依据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界定,第三产业指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而以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行业。中国国家统计局参照国际标准,将第三产业细分为以下四大类:

  1. 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等;
  2. 服务部门: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等;
  3. 公共事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等;
  4. 文化娱乐:文体娱乐、广播电视、旅游服务等。

二、经济地位与发展特征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常被视为衡量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的关键指标。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54.6%,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典型特征包括:

三、政策支持与转型升级

国务院《"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第三产业向专业化、高端化、融合化转型,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例如"互联网+"模式已深度重构传统商贸、教育及医疗服务业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新体系。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国务院.《"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2021年发布.

网络扩展解释

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为除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等)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经济活动。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定义

第三产业以提供服务为核心,涵盖非生产性领域。根据国际通行的三次产业分类理论,它通过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需求推动经济发展,例如金融交易、教育服务或物流运输均属于该范畴。

二、主要分类

  1. 基础服务类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等直接支持生产和流通的服务。
  2. 商业服务类
    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市场化专业服务。
  3. 公共与社会服务类
    涵盖教育、医疗、科研、文化娱乐、公共管理等非营利或半市场化服务。
  4. 新兴服务领域
    例如软件信息服务业、环境管理、国际组织活动等现代扩展方向。

三、经济作用

四、运营特征

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完全市场化服务(如餐饮)、非市场化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半市场化混合服务(如公立医院特需门诊)。

提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分类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例如农林牧渔辅助活动被部分纳入第三产业。如需完整行业清单,可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别人正在浏览...

白炉子半路里姻眷畚土褊阸遍满边贸麃鹿鼻箫波灵不得其所倡首传甘促生大量告老还乡贵御邯郸记汉咏好恶护岸环瀛画种货车昒爽嗟悼齎祓旌铭舅姑抗木缂丝陵迈流走马超梅须免不得民蠹明旦鸣局南雅批毁破钱谦祗青肤螓首亲倚奇珍权富儴佉傻头傻脑慎思蛇鱼试周叔姑骰钱退田未济遐慨现境小虾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