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听涂説”的略语。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歷诸侯无所售,道听之徒,唯大王察之。”《新唐书·陆贽传》:“朕嗣位,见言事多矣,大抵雷同道听,加质则穷。”
“道听”的汉语词典释义
“道听”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含义:
字面本义
指在路上听到(的消息或言论)。“道”指道路,“听”指听闻,合起来表示偶然或非正式途径获取的信息。此义项强调信息获取的场景与随意性,如《汉语大词典》释义:“道中听闻。”
引申义:无根据的传闻
常含贬义,指未经证实的传言或小道消息。例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强调信息的不可靠性。
成语关联:“道听途说”
“道听”常与“途说”连用为成语,典出《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指路上听到的传言,未经核实便传播。《汉书·艺文志》亦评述小说家“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进一步强化其“非正式、缺乏考证”的语义。
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道听”多用于批评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这些内容纯属道听,不足为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用例)
权威参考来源:
“道听”是“道听涂说”(现多写作“道听途说”)的略语,指未经证实的传闻或不可靠的信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该词由“道”(道路)和“听”(听闻)组成,字面意为“路上听到的消息”,引申为未经核实、随意传播的言论。
出处与演变
用法特点
古代文献中常单独使用“道听”,如“雷同道听”(指言论雷同且无根据),现代则多使用完整成语“道听途说”。
相关辨析
示例:
《新唐书·陆贽传》中“大抵雷同道听”即批评臣子们重复无根据的言论。
建议:使用该词时需注意语境,现代书面表达更倾向用完整成语以避免歧义。
白蠒乌丝碧浔长潸朝旰冲口而出传考锄削藂杂漼漼耽意大头针蠹国害民封金刊玉风柯粪箕焚尸扬灰扶架甘养共贡古希寒苦涣渥会物迦陵兼备缣帛劫会戒具进退触藩酒失窭人尻轮神马款兵诳言老虎灶老头儿乐龙宾马肆马庸批根奇虫渠率趋详热地山营深到身榦石榴裙世仆施朱水狐水米厮侵天旨童奚托荫污下遐古现前消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