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狗站中狗应得的给养物。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狗站》:“征东行省,每岁委官至 奴儿干 给散囚粮,须用站车,每车以四狗挽之。狗悉諳人性,站有狗分例,若尅减之,必嚙其主者,至死乃已。”
“狗分例”是一个源自元代的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驿站制度中的“狗站”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元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狗站中,官方按规定分配给拉车犬只的饲料配额。该制度见于《辍耕录·狗站》记载:征东行省每年委派官员到奴儿干地区发放囚粮时,使用四犬拉车运输,若克扣犬只口粮,犬会咬死克扣者以示反抗。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事物划分清晰”的成语,但这一用法缺乏权威历史文献佐证,可能是对原词义的引申或误传。建议优先采用历史文献中的原始释义。
建议需要进一步考证该词现代用法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专业历史文献。
《狗分例》是一个成语,意指平均分配财物或权益。它通常用于描述大家合作时公平地分配收益或权力的情景。
该成语的拆分部首是犬(犭)和分(刀),其中犬表示“狗”,分表示“刀”。犬的笔画数为4刀的笔画数为2。
《狗分例》最早出现在古代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宋江为了避免恶劣的境遇,提出了“一人当五狼,五人当犬”的原则,即每人分得等量的食物和好处。
狗分例的繁体写法为「狗分例」。
在古时候,犬的字形有所不同,和现代的狗字相比,古代的犬字字形更类似狼。刀的字形相对稳定,与现代字形无太大差别。
1.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应该狗分例地分享这些奖品。
2.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份额,我们要遵循狗分例的原则。
组词:狼狗、分配、公平、权益
近义词:义正词严、公正无私
反义词:独占鳌头、一盘散沙
【别人正在浏览】